品牌重调
过去十年里,尹钟龙变革三星电子的一个关键性举措,是他亲自聘请了金炳南(Eric Kim),并让这个此前从事风险投资常年生活于硅谷的美籍韩裔人,担任这家韩国公司的全球营销主管。据说尹曾在公司内宣布,谁不听金炳南的命令,自己会“杀了他”。
这一“尚方宝剑”让这名空降兵得以放开手脚行动。金炳南首先改变了以往海外广告的代理权散布在55家不同广告商间的局面,由FCB广告公司统筹三星的整体形象,并斥资四亿美元,塑造了三星“DigitAll”这一品牌认知。接下来,他在公司上下倡导“Wow”:这个感叹词的含义是,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到就感到惊喜的产品。
而在1998年日本长野冬季奥运会之后,他又连续利用2000年至2004年的3届夏季、冬季奥运会,成功将三星的品牌认知度大幅提升:据Interbranding统计,在其任职的五年时间里,三星品牌的增长率始终保持了两位数的上升速度,其中2002、2003年都超过了30%,到了2005年,三星电子的品牌价值已经从1999年金炳南刚接手时的32亿美元变成了149亿美元,并首次超过了索尼。
但2004年底金炳南跳槽至英特尔任首席市场官时,他留给了三星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让用户对三星电子的品牌形成情感依赖?更具象点说,用户在消费前,究竟是先想到一个品牌,在这个品牌下选择产品,还是先圈定产品范畴,然后寻找性价比最佳的?
毫无疑问,三星的产品已经足够时尚,或者说,酷。在全球设计业最高奖项美国工业设计协会评选的IDEA大奖上,过去5年中,三星是全世界所有公司中获奖最多的,它有15款产品上榜。以设计闻名的苹果也只有11款产品获奖,摩托罗拉更是只有6款。但一流的产品设计能力尚不足以转化成巨大的影响力:就连尹钟龙本人也承认,三星推出首款MP3播放器的时间比苹果公司早两年,但两家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是截然不同的。
现在,这个悬而未决的难题,留给了56岁的崔志成。今年初,他接替李基泰,担任三星信息通信总经理,负责手机业务。这位市场专家曾经在1998年至2003年间主管三星的电视业务,并将其从世界排名第六带领到第一的位置。
崔志成给自己设立的工作计划,是一个艰难的平衡挑战:他将自己的成功标准设定为“让产品与消费者建立起感情上的联系”,但同时,他必须开拓低端产品为主的新兴市场,以获得财务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