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的冬天刚刚开始之一
统计表明,07-08财年第一财季,即今年第二季度,松下等离子电视全球销售收入首次出现下滑。在国内市场,松下等离子的市场份额也首次被日立超过。而国内等离子销售量,今年也首次出现大幅度下滑,产销数量下滑超过半数。业界专家指出,虽然松下没有公布其等离子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和盈利能力,但是,据其他厂家数据推测,松下等离子可能只占国内平板市场销售额2%到4%。作为该项技术的主导企业,如此的业绩很是值得忧虑。
松下等离子在国内市场的溃败,最外层压力无疑来自蒸蒸日上的液晶集团。04年开始液晶电视逐渐成为平板的领导者。包括大型化、高清化和的价格化三个趋势给予以往在家用大屏幕平板市场一支独秀的等离子产品沉重打击。而在价格和高清、全高清领域,等离子无疑犯了市场反应迟钝的病。松下42英寸的全高清产品直到今年秋季才推出,比42英寸液晶全高清产品的推出足足晚了几年以上。松下自己也表示,第二季度全球市场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高清产品入市过晚。
松下等离子溃败国内市场的中层原因是几个定位侧重高端。无论是手机。厨卫还是白电,似乎松下产品习惯于高端路线。虽然松下也曾表示过希望冰箱产品“达到了一个比较有魅力的价格”,但是这样的期愿很难成为真正的价格策略。日立等离子对松下最大的杀手武器就是价格。而液晶产品也是这场价格屠杀的主角之一。超过其它品牌10%以上的溢价策略足以使松下等离子电视走向销售榜的末席。而事实,不适合市场的策略远没有不适合市场的产品更令人头疼。松下等离子在国内市场的溃败的底层原因是产品技术不适合市场。具有体重超标、发热高、亮度超低、不适合电视墙安装以及不能小型化的等离子产品,不适合国内以小户型、小尺寸应用为主的消费市场。再加上液晶电视对市场的适应和强力的价格竞争,松下等离子处于颓势则是必然的结果。
而松下等离子的压力远没有到达极限。松下本身就是液晶电视的生产商。在国内市场,松下液晶电视的销售数量居然超过等离子电视,这令等离子老大,松下非常无奈。9月初,松下中国公司常务顾问张仲文公开表示,松下全球最大CRT工厂山东工厂已经正式停止生产普通的显像管电视(也称CRT电视),其全部生产线用来生产液晶电视。松下山东彩电生产基地是松下全球五大彩电生产基地之一,投资总额高达2500万美元,此前主要生产CRT电视、背投电视和液晶电视。
而在今年的秋季新品中,松下平板阵营正是也是首次出现一款37英寸的全高清液晶产品,被指松下有推动自由大尺寸平板液晶化的趋势。虽然之后松下发表声明,表明松下推出37英寸液晶全高清产品主要是基于成本考虑,而并非等离子技术不能完成这样的产品。但是业界分析认为,松下今天能以这样的理由推37英寸液晶,那么不能否定明天他会不会以同样的理由推42英寸甚至更大的液晶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