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拼接墙是一个神奇的产品:一方面,它是大屏拼接市场规模最大的技术类型;另一方面该技术的产品一直在高端市场“缺乏建树”——因为,接缝宽度不甚理想。
2016年,LG在业内率先推出了1.8毫米间距的LCD液晶拼接单元;2017年四季度,只有0.3毫米缝隙的液晶拼接单元隆重登场。这不仅追平了DLP拼接产品的缝隙指标,2年时间实现从上一代3.5毫米到0.3毫米的“大跃进”更是惊呆了整个行业。
但是,在对技术进步一轮赞叹之后,行业市场的“落地反响”却并不强烈。一方面,1.8毫米缝隙的液晶拼接产品,价格已经追上了DLP拼接产品;0.3毫米间距的液晶拼接产品显然会是“拼接墙有史以来最贵的选择之一”。这种价位特征,不利于超窄缝隙液晶产品的推广。
事实上,2017年只不过是1.8毫米液晶拼接墙的“供给丰富年”,即更多品牌企业推出类似产品——2017还谈不到1.8毫米液晶拼接的大量落地应用。这使得,0.3毫米液晶拼接的实际落地预期不得不“延后”。
另一方面,超窄缝隙液晶拼接墙产品的目标是“DLP拼接”产品的替代者。而DLP拼接产品在2016-2017年遇到了小间距LED屏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如广电行业、文化行业、安防行业等DLP拼接的传统应用市场已经失守七七八八——DLP拼接只剩下高端指挥调度中心“固守一方”。
同时,作为液晶显示技术的一员,液晶拼接墙产品必然也要面对OLED技术的挑战。2016年开始,OLED技术的应用持续加速。尤其是手机市场对液晶的替代效应已经形成。不远的将来,彩电等大尺寸面板市场液晶也会进入“OLED次世代替代”周期。在这一预期下,液晶拼接行业对于“投入高、周期长”的产品开发持有“绝对谨慎”的态度。
即,液晶拼接墙产品,尤其是高端窄缝隙产品的未来发展,不是由其自身“技术进步能力”决定的,而更多的是由“竞品”因素决定的。包括DLP拼接这个所谓目标性对手市场的变化、OLED显示的发展及其对液晶的替代效应、小间距LED屏产品的技术进步和高端化应用等等。
“最好的工程进步,却赶上了最不友好的竞争环境”——这是业内对这两年液晶拼接产品缝隙指标不断进步的“慨叹”。
诚然,从技术角度看1.8的液晶拼接已经成熟,且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成本和销售均价;0.3的产品亦被开发出来,1.8到0.3间距之间技术层级也不存在不能突破的瓶颈。但是这些工程技艺的进步,都无法弥补“超高端拼接墙”市场“最强烈竞争格局”这个不利因素。
在DLP拼接、液晶拼接、小间距LED屏,三个选择之中,超窄缝隙液晶拼接来的最晚、既得市场最少、且又只有这个技术面临OLED对液晶迭代的未来预期。这种“外环境”导致了上下游厂商对推动液晶拼接超窄缝产品市场化的“心气不足”。
厂商推力有限,市场形不成规模示范效应。这样的背景下,2018年超窄缝液晶拼接产品很难“成为客户选择的主流”。更大程度上,1.8缝隙的产品实现部分项目落地,有一定示范意义的工程出现即是较好的成绩。而规模化的更窄缝隙液晶拼接应用时代,很可能无法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