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同时代的企业家群落中,还奋战在一线的已经为数不多,TCL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即是其中一位。他今年56岁,入行28年,谈及起落成败和未来,其激情和理想主义色彩依然可见。
相对于言必谈战略并紧跟管理新概念的一些中国企业家,李东生更关注实战和经验总结。在越来越时兴的外部战略咨询导入方面,TCL也迟于许多知名的中国企业。这种本土草根性,对于不断国际化的TCL而言,亦是一把双刃剑:它表明TCL扎根中国大市场巩固生存基础的天性,亦可部分解释其全球拓展所经历的种种曲折。
有人认为李东生是一员福将,近30年来经历无数风浪,至今屹立不倒。但他愿意把TCL今天的一切,归结为始终坚持和不断变革。
每位企业家存活壮大的基因和方式都有所不同,李东生对坚持的强调,自有其特别含义。几年前,外界针对其汤姆逊、阿尔卡特并购案的麻烦,不断唱衰TCL,甚至为他退位开始倒计时,他以极大的隐忍坚持了下来,并在数年沉浮之后宣布“鹰的重生”。
回头去看,李东生称,没有当年两大跨国并购,TCL的彩电和手机业务未必能坚持到现在,也不会有如今的业绩,更不会有目前国际化的TCL。来自行业第三方机构DisplaySearch的数据显示:2012年TCL的彩电出货量全球第三,手机出货量全球第七,在高度竞争的电子产品领域,TCL这两项排名颇为难得,国际化战略在其中显然功不可没。
更冷静的观察则认为,李东生带领TCL走到今天,除了自身的坚持和努力,更与这个转型的时代紧密相关。从中国过去30多年的企业发展生态和市场特点分析,这是一个商业的好时代,中国市场处于历史性的爆炸式增长阶段,全球市场经历空前的一体化融合,李东生这一代企业家的成长壮大因此有了强大的依托,而这同时也给了他们在开拓中试错和重生的缓冲机会。
当然,商业之外,李东生从一开始就为TCL建立了良好的政府关系,并通过对政商资源的巧妙整合和合理运用,为TCL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TCL在遇到麻烦的时候,避开了很多异常因素的干扰。
正是在这样一个容量不断扩张的全球化市场里,加上李东生对中国社会生态的深刻体察,使TCL获得了这个时代给予的充分支持和足够宽容。
否则,即使在数年之后再看,TCL当初决策上的一些失误,也可能就自我葬送掉了。一个例子是,李东生在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时,仍然延续着传统彩电行业的发展路径,并没有想到会如此迅速地遭遇数字电视技术与智能手机的颠覆性挑战,否则一切决策都会推倒重来。
幸运的是,中国仍然处于城乡两个市场、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过程之中,相关多层次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使得中国整体产业和市场的巨变,事实上要落后于国外发达市场三至五年,这种市场时间差,给了李东生以及整个中国电子消费产业一个宝贵的缓冲机会,因此TCL并不顺利的国际化并购,可以在随后的产业升级中得以逐步消化。
但形势终究在变化,电子产品爆炸式增长正在接近尾声,国内外市场时间差正在快速缩小,整个电子产品行业面临剧烈变革,特别是IT和互联网对彩电及智能手机领域的渗透,已经把传统彩电企业逼到死角,这个领域不再遵循家电行业的老规则,而是遵循英特尔前CEO格鲁夫所称的“十倍速驱动”:任何一个技术突破或者商业模式改变,对行业的冲击都是“十倍速”。
所以,暂时乐观的销售数据,并不代表TCL拥有可靠的未来。或许,IT技术与内容,甚至基于IT技术的新商业模式,才是智能电视产业的发展方向。而这一切,包括国际化进程中的管理难题以及今年刚刚见到曙光的8.5代华星光电项目,对于宣布重生的TCL来说,仍是不确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