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日系彩电产业:垂直整合法则的失效

彩电业的特种零组件“面板”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2-09-06 作者:萧萧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彩电业的特种零组件“面板”

    日本3S在面板产业上的执着,是成为今日巨亏的关键原因之一。那么面板业是如何引导3S走向亏损的呢?

    第一,投资巨大。夏普十代线的投资是一个迷,目前没有可靠数据,但是不应低于400亿人民币。而业界投产最多的8.5代线,也往往需要28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投资(例如京东方的8代线)。下一代面板OLED面板线的投入则更为巨大,可参照液晶面板的投资再次翻番。相比之下,等离子面板线的投资似乎更小——这往往是由等离子面板线往往产能更低决定的,如果像松下那样建立千万片为单位的产能,总投资规模则并不低于液晶多少。

    巨大的投资规模使得小型企业无力投资。有能力投资的企业也会因此背上巨额的债务包袱。例如夏普,目前需要偿还多达3,500亿日圆的短期贷款,而且明年9月将有2,000亿日圆的可转换债到期。这是夏普频频爆出考虑出手各种优势业务的原因——财务自救,急于偿还超过400亿人民币的到期巨额债务。

    不过,也有些巨头可以采用特例的方式完成面板行业的大举投资:三星和LG在07年以前,无论是等离子还是液晶都处于产能阵营的弱势地位,但是现在去成为全球霸主。关键因素就在于二者除了彩电、面板之外还拥有海量其他业务。尤其是三星的巨大投资实力足以让其承受任何可能的投资压力和风险。

    第二,产能巨大。夏普2012年彩电销售目标是800万台,以此计算如果夏普8代线、10代线产能不向外释放,开工率则不可能高于50%。一条京东方北京8.5代线按生产32寸液晶面板计算,就已经达到1400万块的产能。而面板企业要实现上下游配套和制备经济性,则需要三条以上的高世代线。

    面板行业的巨大产能使得想实现垂直整合的企业,必须具有同样巨大的终端销售能力。这对于实力弱小的企业,则意味着全产业链的高速扩张,其经营压力可想而知。即便是那些巨头企业,例如松下在遭受了金融危机和日元升值等外部冲击的时候,也难以维持一个庞大的销售量目标。夏普和松下采取的“不向外”输出面板的方式,实际上是锁死了自己。

    第三,先进性难以保持。夏普的液晶、松下的等离子到底比竞争对手好多少呢?在早期,相应技术不成熟的阶段,技术领先者的优势的确明显,但是现在这种优势已经全面丧失。

    索尼、东芝、日立都在大量采用台湾的液晶面板。东芝全球首款3D、4K裸眼电视采用的是友达的屏幕。台湾屏幕也在医疗显示、绘图显示、美术设计显示领域被大量应用,并证明性能品质非常可靠。面板标准化的技术生产,使得不同企业的产品品质差异几乎可以忽略。那些希望在企业内部垂直整合,保持产品品质优势的想法,在这个产业上已经变得很难成立。

    因此,可以看到面板产业相对于日系电子军团此前“垂直整合”的那些零组件产业,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面板产业更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而不是某些企业可以自由驾驭的内部制备的零组件部分。

 标签: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