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已经将OLED的领先看成是,在显示面板领域超越三星的机会。大陆面板企业也将在OLED项目上的领先看成是超越日本和台湾同业者的机会。21世纪第一个十年,显示产业大革命的路数,还将在第二个十年上演。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失败者的痛苦。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到本世纪初,等离子和液晶技术都取得了一些发展。其中,等离子在大型化的难度和色彩画质表现上都优于液晶产品。作为两大现代显示技术最早商业化阵营,日系阵营做出了一个令他们后悔的选择:主攻等离子,卖掉液晶。
日本显示企业,除了夏普依然坚持液晶的战略外,更多的转向了等离子产品。等离子阵营包括松下、日立和先锋三家独立技术体系的企业。此外,佳能和东芝还在联合开发一种叫做SED的平板显示技术;索尼一方面钟情于LCOS背投影,一方面也在开发令一种独特的平板显示技术。日本显示阵营看上去百花齐放,实际已经埋下危机。另一方面,从日本企业手中得到了液晶技术的台湾企业、韩国企业(韩国企业也得到了等离子技术),开始大力发展大尺寸液晶显示技术。并与夏普一起争夺全球市场。
在2004年到2007年的时间内,液晶之父夏普凭借三十年的努力,终于证明了液晶在大尺寸上的可行性、经济性和性能优势。并与三星、LG、当时的奇美和友达一起构成液晶面板第一阵营,在产能、市场能力和行业领导力上彻底形成对等离子的竞争优势。也是从这一时刻起,专注于等离子和其它技术的日本彩电阵营开始走下坡路。这些掉下马的企业包括,先锋被收购、日立放弃面板产业、东芝放弃面板产业、索尼和松下的全球彩电第一第二位次被三星和LG取代。
从日系彩电在液晶时代的失落可以看到,一次技术路线选型的错误,将是致命性的。目前,正处于OLED与LCD交锋站队的关键时期。对于喜欢一边倒的决策者,就是即将决定命运的时刻。然而对于那些看到了从LCD到OLED的技术和工艺连贯性、产业演进必然性的企业,则到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遇期。
这种产业技术大革新的机会不是时刻都有。因此,抓住OLED的良机成了包括罗清启、刘步尘等行业专家人士在内的,诸多市场观察者共同的呼声。在这样的大潮下,眼光仅仅拘泥于产品价格、工艺细节,往往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那些希望等着OLED工艺完全成熟,在无风险的进入该行业的想法,最终会眼巴巴看着“蛋糕被分光”——反之,量力而行去承担一些产业进步,或者成品率爬坡的风险的企业,则意味着更大的收获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