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为什么说OLED必胜

成品率挡不住OLED的步伐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4-06-20 作者:萧萧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成品率挡不住OLED的步伐

    2014年初,LG宣布今年OLED 8.5代线试验线的成品率渴望达到70%。而在三星的5.5代线,小尺寸线上,OLED面板的成品率已经高达八九成。这是关于成品率最新的数据。

    成品率的本质,不是能不能制造出来的问题;是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问题。成品率的提升,在于积累大量的制造经验:知道哪些参数和工艺步骤设计,在何种条件下出现何种问题,概率是多少。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以时间积累为前提,以大量玻璃基板的投入和生产为基础。而目前仅有三星和LG拥有8.5代OLED试验线,而且这些所谓的试验线都没有满产。这就是为何OLED产品提升成品率缓慢的原因所在。

    今天对OLED产品成品率的担心,并非是一种特殊的现象。这种担心也曾经出现在液晶和等离子显示产品上。

    02年和03年,大多数彩电和显示企业都判断液晶技术难以突破大尺寸化的成品率极限。04年的时候,夏普量产型6代线的实施,使得这种判断出现了动摇。但是持观望情绪的认识依然占据大多数。直到05年夏普推出45寸液晶电视,彻底打破液晶不能大型化的神话,行业才幡然悔悟。这个过程中,夏普液晶6代线也经历了从两成到七成成品率的爬坡阶段。即便如此,2005年底的时候,夏普6代线切割60寸产品的信心依然不足。直到2006年,松下才彻底接受液晶是等离子在大尺寸领域的有力竞争者这样一个事实。

    即便是在以“擅长大尺寸”自居的等离子电视上,成品率问题也曾经是一个巨大的苦恼。比如全球第一款商业化的等离子电视是1996年松下推出的26英寸产品TH-26PD1,此后直到2004年等离子电视才实现推出80寸级别的产品,并把主要尺寸定位在42-70寸之间。小尺寸等离子的问题主要是分辨率很低,这样的产品几乎没有商业价值,但是受制于制程成品率,等离子也不得不从小尺寸量产开始爬坡。

    等离子显示成品率爬坡的另一个例子是42英寸的高清和全高清产品。早期,为了照顾等离子电视的分辨率弱势,日本高清电视标准甚至都进行了妥协。在42英寸等离子上,日立为了能实现满足更高分辨率标准,并与流行的720p和1080p视频源匹配甚至推出了“隔行刷新”,这种老掉牙的技术规范产品;即便等离子大王松下,首款全高清42英寸等离子电视,也不得不以牺牲亮度为代价来实现。

    以上这些关于液晶和等离子显示的案例,充分说明成品率是大多数高新科技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之一。但是他只是一个初始问题,成品率总会找到能克服的工艺配比。当工艺和设备更为稳定的时候,成品率就不会是问题。不仅显示面板如此,半导体IC也是、德州仪器的DMD微机电芯片也是如此、索尼的LCOS光阀也是如此、早期的CMOS和CCD光电传感器也是如此……

    成品率不是行不行的问题,而是能做的多好的问题。成品率这个概念尤其是适用“熟能生巧”的规律。即便是现在最成熟的液晶技术,一条新生产线,依然要经过成品率的爬坡期:达到满产状态至少需要6个月到1年的时间。对于还处于探索阶段的OLED大尺寸面板,这个过程从2012年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并不长。而且LG等期望实现的是从5.5代线到8.5代线的直接跳跃,而不是5、6、7、8这种渐进式的发展。笔者认为,OLED8.5代线成品率提升拖延时间过长,与业界想一步登天,直接解决大尺寸线问题,而不是重复液晶时代那种小步快跑、小步爬坡的过程,有直接关系。

    对于OLED面板成品率问题的另一种假设性的解释是:目前5.5代线已经快遍地开花,所有问题都已经解决。那么像三星等将目标集中到6代线上——不是大跃进,只是世代稍稍提升一些,那么成品率就会更容易解决。因为可以很好的吸收5.5代线的经验和技术。如果产业界,采用这种慎重的迭代升级方法,从6代线开始OLED的大型化过程:一块玻璃基板切割两块60寸,或者一块70寸的单元,大尺寸OLED电视的量产就会快的多。

   

 标签: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