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持有“怀疑论”的人士,即便是知道了OLED显示的发展没有根本性的技术障碍,他们还是会提出另一个问题:我们已经有成熟的液晶了,为何还需要OLED呢?答案是,OLED拥有诸多液晶无法实现的优点。
第一, 画质上,无论色彩和对比度、响应速度OLED都占优势。液晶替代CRT的过程,本质是“大尺寸淘汰小尺寸”的过程——液晶可以大型化,CRT最大只能生产三十多英寸的产品。但是,从画面效果看液晶不如CRT。这是为何索尼从一开始就“看不上”液晶,决定发展其他显示技术的原因。虽然事实证明索尼的选择不符合市场规律,但是这个故事依然足以说明“画质”在很多人心目中的重要性。而OLED替代液晶的过程,就是平板显示画质革命的过程。
第二, 成本上,OLED的理论成本更低。液晶显示设备的成本主要由面板、背光和驱动构成;OLED则不需要复杂的背光系统。虽然目前OLED的价格非常昂贵,但是理论上OLED的成本只有同尺寸液晶的七成。液晶在早期市场上也比CRT要昂贵。比如05年34寸CRT的价格是3500元以上,液晶32寸产品则需要15000元以上。但是,2008年到2010年,32寸液晶的价格下降到了3000元以下,目前这类产品的价格更是下降到了2000元、最低999元的位置。——液晶经过十年努力,终于实现了“理论上比CRT便宜的成本”。未来OLED与液晶的竞争,也会再次重演这样的价格下降神话。
第三, 薄与窄,OLED超过LCD很多。OLED不需要背光源,自然能做的更薄;OLED是固态的,区别于液晶的液态结构,其支撑特性不同,有利于OLED更薄、边框更窄。液晶实现最窄边框需要采用直下式光源,就必须牺牲厚度;液晶实现最薄的厚度,就要采用侧入式光源,必须牺牲边框宽度和画面质量——OLED却没有这种纠结。这在超薄和窄边成为时尚的今日,无论在手机还是在彩电上,OLED都具有工业设计的优势。
第四, 节能与环保。OLED不需要光源,所以产品组减少,这自然就更为环保。同时,OLED自发光,不像液晶那样只要工作光源必须亮着,而是哪个像素需要发光、那个像素才耗电。这种节能的特性,不仅符合时下的绿色环保潮流、对消费者经济实用,同时由于节能,所以OLED热功耗小,散热设计和散热空间需求也会更小。
第五, 全向曲面和柔性面板。2013年下半年以来,曲面电视成为一种时尚。这种设计似乎让液晶焕发出崭新活力。但是,对于柔性设计,液晶总是要拘泥于玻璃基板、背光源设计两层不利因素。OLED没有背光源,只要采用柔软的树脂基板制作,几乎可以实现任意形状和角度的弯曲。这种曲面变化是目前的液晶电视的曲面设计所不能比拟的。任意的全向曲面和柔性OLED面板,能创造出哪些神奇的应用呢?这还是未知数。总之,这是一个神奇的特性。
第六, 高解析度显示OLED与液晶没有差异。近年来液晶显示最流行的趋势是4K,也就是高解析度显示。有人认为,这将是液晶狙击OLED的一个优势。但是,这样的观点似乎忘记了,OLED在近眼显示、手机显示上早已经实现了高解析度显示,目前推出的OLED电视也有很多4K产品。实际上,对于半导体显示技术下的液晶和OLED产品,做出更精细的像素、更高的解析度都不是障碍。需不需要更高像素密度的OLED不是技术实现的问题,反而是市场和应用究竟愿不愿意为此支付额外成本的问题。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液晶在强调4K电视的时候,大量的32寸电视还是1366*768的分辨率——因为画面小,这类产品连实现2K的消费动力都没有,更何况4K呢?因此,一方面,OLED实现4K、8K甚至更高的分辨率并没有问题,另一方面,更可能的结果是家用电视4K已经是极限应用,更高的分辨率、超出正常观看距离人眼的辨别能力的技术,并没有市场。
OLED显示技术对比液晶显示技术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是很多行业人士将OLED作为液晶之后的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原因。液晶显示从开始商用,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OLED的发展史却只有液晶的一半。现在OLED在工艺技术上还有很多空间等待填充,但是投资者却已经等不及了。
过去的4年时间内,全球在OLED项目上的各种投入已经可以以千亿元人民币为单位计数。而且这个投资还在加大。在巨大资本和商业愿景的推动下,笔者认为在OLED能否替代LCD,只有时间问题:OLED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