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智能电视的普及之路依然困难重重,彩电企业也纷纷承认现在智能电视的应用情况非常糟糕,但是这并没有阻止智能电视销量的上升。因为,或许到今年年底,您能够在彩电市场看到的中高端产品已经全部是智能电视,除非消费者愿意购买低端货色,否则智能电视就会进入您的客厅。
但是,在这种市场产品结构硬性调整的外力推动下,获得的智能电视的普及不是真的普及,而是一种“伪普及”——是消费者实际并没有使用的普及。这样的普及自然不符合未来三网融合和客厅娱乐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是不能长久的普及方式。
即便是今日智能电视普及过程中,彩电厂家产品结构调整的强力作用在强烈,也改变不了最终决定智能电视命运的“稻草”是“应用”环节的事实。而要实现整个智能电视普及过程的转变,则需要拥有额外的力量,来改变彩电企业的行为方式。
2012年,作为PC业的巨头联想正式加入国内智能电视市场的战局。同时,谣传中的苹果电视已经被鸿海证实,只是再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以及设计出足够令苹果高层满意的产品(苹果对产品的苛刻是业界著名的),苹果TV就会与大家见面。
“外行”人的进入,被认为是彩电业的“狼来了”的故事。新的竞争力量无疑会加剧这个市场的竞争压力,同时更会注入整个市场以崭新的文化力量。
无论是闻名于世的苹果对产品的苛刻要求,还是联想已经推出的产品专注的高端配置策略,或者二者在宣传上往往之中IT化的作风的往昔规律,都已经是传统彩电企业不熟悉的内容。
但是即便没有联想和苹果的突入,彩电业也会自己改变。在智能电视形态上,彩电产业的利益格局必然会出现重新分配的可能:如何从传统的依靠硬件过日子的制造型企业,变成能够在软件应用市场也分一杯羹的企业,这是彩电业界大佬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智能手机时代,苹果、三星等的成功,以及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三代传统巨头的衰落就如同一面镜子,映射着彩电产业在智能时代可能的未来。危机不是用嘴说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因此,海信指出,未来10年国内彩电市场一线品牌将只剩三五家,较现在减少三到五成。同时市场领先者的优势将更大,或会拥有两成以上的份额。
当然,对于所谓的市场领先者,支撑起他的彩电帝国大厦的支柱将不再仅仅是“制造硬件”这一个。作为必然成功的品牌的基础是能够分得一杯“软件”或者是“内容”等应用环节的收益。
因此,如果说联想和苹果会从外部的方式,以入侵者的姿态形成改变现有彩电市场格局的力量;那么彩电产业内部巨头们的危机感和对智能电视应用业务利润的渴望就会从内部称为改变传统彩电产业格局的力量。
所以,可以看到海信投入亿元资金拓展自己的智能电视应用链条;TCL全面启动云战略,有硬件打头向软实力和应用打头转型;长虹高调革新智能产品线,并推出全新概念的遥控器(触摸屏、全键盘……),打造更完美的智能应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