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1997年的日本市场和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遇到的困境是一样的,没有人知道B&O究竟是什么东西,市场的反馈就是,这东西为什么那么贵?”麦立浦解释说:“我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要根据对市场和顾客需求的理解来调整B&O在亚洲的产品。”
其实,由于日本产品的竞争以及公司营销不力,B&O已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曾不得不一度与飞利浦公司联姻。
在日本市场,麦立浦发现了两大重要问题:一是产品问题,B&O设计中传统的组合式Hi-fi模式和严谨“硬边艺术”风格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必须寻求新的突破;二是经销商们在他们的店铺放置B&O,只是来抬高自己商店的身价,而用大部分精力来销售B&O公司的竞争对手如飞利浦(Philips)、索尼(Sony)的产品。如何解决?
麦立浦说问题的解决不得不依赖于公司总部。麦立浦回忆说:“B&O推出了Beosystem2500音响系统,标志着B&O开始与通行的黑色、毫无个性的方盒子音响组合告别,开创了一种全新理念的立式‘全一体化系统(allinonesystem)’。B&O这场变革的灵魂是设计小组为音响系统创造了一种革命性的新模式—音响的不同功能被整合成一体,正中雅致的玻璃门后是竖放的CD,使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可以看见CD的运动。”
“但是由于B&O定位在高端市场,价格昂贵,因此其他品牌的产品更具有价格竞争力,”麦立浦说:“B&O的产品和市场之间缺乏基本的联系,看起来我们似乎只会和产品打交道,而不会与人打交道。”
克努森也同意他的观点,那就是B&O认为沟通是单向的,与B&O打交道的只是经销商,而不是最终消费者,而经销商按照从B&O承袭下来的傲慢方式来对待消费者。
B&O总部决定首先改变销售渠道。在6年里,B&O在欧盟国家的经销商从3200个减少到2200个,而销售额却从2.5亿美元上升到4亿美元。而麦立浦在日本的运营稍有改变。
麦立浦并不坚持独家代理制,他认为必须有专门的销售人员负责销售B&O的产品,这样销售人员才能倾听顾客的意见,从顾客那里学习。麦立浦主张提高终端销售服务的亲和力。并且在专卖店内引进计算机系统处理定单,保证在约定期限内交货,这样顾客就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B&O产品自行组合。之后,B&O总部授权麦立浦将韩国市场并入其管理范围,1999年,麦立浦成为两大市场公司的执行董事,2003年后,将整个亚太区行政权归属麦立浦。
但是,将B&O传统的奢侈品的傲慢营销成功转移为微笑终端服务,是否意味着B&O传统文化也行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