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麦立浦:B&O放弃傲慢赢得市场

来源:经理人 更新日期:2008-08-11 作者:佚名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美国权威奢侈品调查机构LuxuryInstitute通过对年收入、家庭净资产分别为20万美元以上、70万美元以上家庭的调查,近日公布了多项富人们喜爱的品牌。其中一项是豪华音响,名列前三的依次为:丹麦的Bang&Olufsen(以下简称为B&O)、美国的Bose和日本的Nakamichi,另外则包括JBL、JVC、Kenwood、Klipsch等。

    然而被评选出的前三大品牌,在中国市场却命运迥异。除了Bose因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以外,2002年9月,在上海奢侈品标志性地域—恒隆广场,Nakamichi推出其第一家中国旗舰店后不到3年,却铩羽而归,其原来的门店后来成为B&O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个旗舰店。在Nakamichi出师未捷的情况下,B&O接下了这一棒。

    但是,B&O仍然要做Nakamichi没有完成的工作:教育市场—告诉中国的中产家庭什么叫真正的顶级豪华音响,另外还要证明它的65英寸HDTV为什么要卖13500美元,甚至还需要教会中国消费者区别出B&O与日本索尼、松下的技术、品牌的差别。实际上,B&O能否做到中国中产家庭发自肺腑的像购买LV那样选择B&O,是其投入中国市场的关键。

    需要提醒的是,购置一款普通型LV的包,大约花费2000美元以上,而购置全套基本的B&O,中产家庭需要支付出60000美元以上。

    那么,B&O将如何征服中国中产家庭,尤其是作为一家奢侈品公司,其领导人如何决胜?

    无视目标市场

    “征服中国中产家庭?我从来不这样去想。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告诉中国家庭,B&O的价值所在。我们从不鼓励销售员去和顾客比较其他公司的产品。”B&O亚太区执行董事麦立浦(Dr.LarsMyrup)这样告诉《经理人》。

    B&O对目标市场的概念不以为然。甚至B&O也不建立类似同样出于欧洲的荷兰飞利浦那样严密的核心小组。麦立浦甚至认为正是这个缺点帮助了企业发展。

    B&O在2006/2007财年实现的营业额是43亿7600万丹麦克朗(约5.88亿欧元)。“目前,我们在中国内地的十三个主要城市已开店二十家。中国市场正在贡献更大的营业份额。”麦立浦表示。

    然而无视目标市场,却能达到高额营业额,B&O究竟如何做到?另外从2004年至今的4年中,麦立浦又是如何打破Nakamichi曾深陷其中的顶级豪华音响市场中的困局?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