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大尺寸普及能否继续加速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过去24个月彩电行业发展趋势的最大特点:所有彩电人几乎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大尺寸”。
以55英寸为例,2015年9月液晶电视在价格下滑的驱动下,市场规模同比增长接近60%。2016年中期,55英寸更是成为国内市场最畅销的尺寸型号。目前含49英寸及其以上尺寸的大尺寸液晶电视已经占据国内市场4成左右的份额。在大尺寸潮流的带动下,65英寸液晶电视,2016年前半年市场增幅超过一倍。成为成长最快尺寸。
液晶电视的大尺寸需求已经是一个“人人皆知”的趋势。这也带动了2015年开始,全球面板行业超过年4%总面积需求的增长。后者则是2016年下半年以来面板涨价、供给不足的最核心原因所在。
但是,2017年液晶电视大尺寸化的进度却难以继续加速:原因有两个。第一,行业供给不足,涨价在路上,驱动大尺寸普及的价格攻势暂时告一段落。第二,55英寸产品已经普及,下一个档位60和65英寸缺乏有效的“供给”。
对于第二个原因,需要做出具体解释。即,目前液晶电视面板主要生产采用8.5代线。该世代线可以切割6块55英寸面板,并保持91%的玻璃基板利用率。但是,如果切割65或者60寸面板,则只能切割3块,且玻璃基板利用率不足7成。虽然业界可以采用MMG,即混切技术提升玻璃基板利用率:例如8.5代切割3块65或者60英寸,同时切割6块32英寸。但是,后者面临32英寸产品卖给谁的问题。之所以要切割65英寸,就是因为消费者需求这样的尺寸——对大尺寸的需求就是对小尺寸的淘汰。
后者正是京东方、华星光电和惠科投资下一代10.5或者11代线的原因。这些更高世代的线可每片玻璃基板切割8片65英寸或者6片75英寸,并保持94%的玻璃基板利用率。但是,这些新线中,投产最早的京东方也要2018年初量产。所以,55英寸之上,市场缺乏有效供给,这决定了“更大的液晶电视”的普及,必须等一等。
当然,市场的开启或许并不真的需要等到10.5代以上线的量产。因为有另一个特殊变量:三星、LG、京东方一大波的6代OLED线的建设,已经加剧中小尺寸面板行业的“潜在过剩”。这样必然导致现在大量生产中小尺寸面板的液晶线,再次转向电视产品面板。
虽然,6代液晶线难以高效率生产65英寸面板,但是至少一片玻璃基板切割2片65英寸液晶面板的利用效果高达95%,且不需要混切出其它规格产品。这决定了6代线在65英寸市场具有“一搏”的可能。但是,新的OLED产能的释放,也要到2017年下半年开始。
所以,无论从那些新产能中诞生65英寸面板的经济供给,2017年都将难以“收获”成果。这是,2017年彩电大尺寸化不会超越2016年太多的“最好”理由。
不过,人们追求更大画面的欲望并没有停止:2017年的中间停歇只不过是在等待京东方、华星、惠科1338亿元的大尺寸投资的落地;以及全球OLED 6代线2400亿元投资对6代液晶的挤出效应而已。——彩电继续向大,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不是方向问题。三年内65英寸彩电必然会是另一个“55英寸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