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显示产品为何频频降价呢?核心原因很简单:维持市场规模的增长。
例如,因为IN-cell和ON-cell技术两大技术的成熟,几乎所有平板面板都可以制作成内嵌触摸屏的产品。这就导致,理论上触摸屏产能(含红外技术、内嵌技术、外挂技术)和液晶等显示面板产能的比例高达140:100。这几乎是绝对产能过剩的状态,因此2013-2014年拥有超过200家从事触控产品的企业破产。市场竞争如此惨烈,保持价格优势就成了主要的运营目标:失掉市场份额,也就意味着死亡,而保持市场份额即是保持产品竞争力,这个竞争力不来自于技术领先,就只能来自于价格领先——对于这些都拥有10年以上历史的技术,厂商保持技术体验的巨大差异是不可能的,因此价格战成了唯一选项。
同样的问题困扰着OLED显示产品:站在产业体系成熟、价格低廉的液晶产品面前,OLED虽然显示效果优势明显,却没有必须性的替代价值。尤其是利用QLED技术提升色彩表现力的液晶产品,与OLED的效果差异变得更小。OLED不可能在高价位阶段对LCD产生替代作用。那么随着OLED产能和成品率的提升,价格下降是唯一保持产业发展的方法。
即便是液晶技术自身,也拥有很多相关企业的竞争。在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在液晶技术已经高度成熟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液晶显示自身很长的产品寿命的影响下,市场如何消化还在增长的产能呢?答案是,让消费者买更大的手机、更大的电脑显示器、更大的彩电。如何让消费者对大尺寸显示产品动心,答案更为简单:那就是大尺寸产品的价格不再昂贵,甚至和稍小一些的产品差距有限。
价格决定规模,这是显示产业铁的定律。尤其是,各种显示技术的高度成熟使得规模对于企业更为重要。
2015年CES展会上,液晶显示最出色的产品是什么呢?8K、QLED、新型导光板的超薄产品。这三类技术中,大尺寸的8K产品制造技术要求和中型产品的4K相当,不能称为完全创新的产品。后两者,虽然是全新的产品,但是改进的技术部分都是背光源,而非液晶显示自身。倒退到2014年,CES展会,最火的技术是什么呢?4K和曲面。4K技术对于大尺寸电视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是和手机等中小尺寸产品早已成熟的高解析度技术如出一辙,技术创新有限;曲面则更是一种没有实质性产品技术进步的“外观”变化——曲面只是利用液晶屏幕固有的韧性,实现了一种窄众的产品形态变化而已。
连续两年的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展CES都未能给液晶显示带来真正的惊喜:答案非常简单——任何技术都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进步,具体技术形态都有天花板。液晶现在已经顶到自己的技术顶板了!
产业技术到达一个绝对成熟的阶段,企业的竞争不能再以产品差异化为先决条件。这时候谁能控制成本,谁就能控制市场。2010年以来,日本面板产业的历次亏损都是这个规律作用的直接结果——因为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韩国、日本,这四大显示制造基地中,日本的编辑成本是最高的。包括能源、环境、人力,到目标市场的运输成本、关税等,而且这些因素几乎难以被克服。
所以,显示产业的价格下降背后的行业规律可以如此描述:技术过剩背景下,成本决定竞争力时代,市场向低成本企业倾斜,导致的全球价格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产业重组。这个规律的一个显著表现是:近三五年来,全球主要的显示面板产能建设集中在我国大陆地区:因为这里是成本低点,同时离需求市场最近。
2014年,价格战代表产品,4K电视产品和非晶硅全高清手机屏的核心推动者,一个是华星光电、另一个则是腾龙光电——两者都是大陆地区的企业。2015年,显示产品进一步价格战的推动者,也将主要来自于我国大陆地区,包括上游面板企业和下游的整机企业,都将难逃这一规律。
这种价格战的规律对消费者的影响是:一方面可以更便宜的买到更好的产品;另一方面则面临产品的“保值危机”——消费决策中何去何从呢?笔者也没有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