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模式被认为是“后进追赶先进”的模式;JDI的实际作为,也体现了“落后者如何追赶领头者”的载体价值。这就使得,很多人认为JDI或者京东方的成功过程之中的“强力干预因素”,是在“落后”这样的特点条件下发挥作用的。这样的分析,是错误的!
JDI成立的背景是日本面板产业四分五裂、深陷亏损,韩台巨头纷纷超越,大陆企业虽然后发也升级勃勃的产业环境。这样的环境对于日本独立自主的半导体显示产业是很危险的:为日本半导体显示产业规避危险,实现再次的辉煌是JDI的核心价值。京东方创业的背景更是国际面板巨头在产能、技术、投资、市场各个维度全面领先,国内显示面板消耗产业:TV、PC、手机、平板电脑等大量进口、产业严重受制于人。这样的环境下,京东方的宿命除了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还肩负起整个民族显示产业复兴的大任。
在以上两者的竞争背景中,困难占据大比例;在二者的价值上“产业价值”占据巨大比例——这是许多人认为,对于京东方的政府资本支持,或者对于JDI的INCJ干预是“基于落后的现实”和“巨大产业价值”而成立的。但是,这样的观点却忽视了产业自身的特点:高技术和高资金密集。
高技术密集决定了“弱小者难以承受的创新风险”;高资金密集决定了“先进而‘恒强’的基础”。如果这两个瓶颈不被破解,那么“发展就是一个空洞”的话题。
因此,京东方需要更多的资本主体,包括政府和银行的支持:资金的充足,意味着研发后劲的加强,也意味着产能问题的解决。同样的,JDI 的成立,特备是吸收索尼和松下OLED项目后,可以实现研发力量的集中、投入资源的集中,作为实际发起人和纽带INCJ还可以直接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对于金融机构的信用保障。
京东方和JDI的成功,就是创新研发与资本资金力量的有效整合。这种整合是高技术、高资金密集型项目能够成功的前提。对于这些项目的实施,必须具有一个“强力”的支撑因素:对于京东方是政府,对于JDI是INCJ。这样的行业理论,也适合于三星这类半导体和显示面板巨头:且不必说三星在追赶时期韩国政府的不遗余力的支持,即便是现在三星站在全球半导体和显示面板第一的位置时,韩国政府每年给予这个行业的政策、资金支持也是数一数二的。
三星等巨头的产业模式也是强者的模式:只不过对于这样的企业,强者的战略“强力”更多的体现在自身的投入上,政府和外界干预比例更小;相比而言京东方和JDI在特殊背景下,弱者身份下,则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必须依赖于外界的强力干预和支持。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技术和资金双密集性产业是一个需要“强力”支持才能成功的产业:无论这个强力来自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单纯的自由主义思想,缺乏干预主义的竞争逻辑,会是这些产业成功崛起的巨大障碍。同时,强力干预必须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干预、符合技术规律的干预、必须不能剥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这样的经验,对于正在追求“产业升级”的中国经济具有普遍的意义。
目前,类似于INCJ这类的官民基金,作为日本产业经济外部强力干预者的角色正在不断放大:收购意大利的光伏电站、促进本国内锂电池产业的整合、整合日本半导体IC制造产业、促进新型农业产业的开发、调整日本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INCJ等相似的官民基金嫣然是一个小政府的姿态,是日本“这一轮产业调整和升级”的指挥者和中间纽带。这一点颇值得国内对相应产业的国有企业砥柱地位、政府有效调控行为作比较性研究,并巩固我们自己的经济理论上的自信、经济实践上的自信:因为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在JDI这样的项目上居然在向我们的京东方学习——哪怕是巧合,这种巧合也足以体现我们制度、理论和实践的正确性、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