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中小尺寸面板厂Japan Display Inc(JDI)的前身是索尼、东芝(Toshiba)及日立(Hitachi)的中小尺寸面板事业。2011年日本电子企业渡过了一个有史以来最悲惨的会计年度。索尼、松下、夏普等巨头无不爆出历史最高的巨额亏损。其中,液晶面板项目是重灾区。
导致日本相应企业亏损的原因很多:汇率变化、福岛地震、韩国和大陆地区企业的竞争(2011年是大陆地区面板业产能集中爆发的第一年)、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疲软……但是,无论原因多么复杂、问题多么难解,日本产业界最棘手的一个问题还在于“产业内耗严重”。
一方面,日本是液晶显示应用成熟的发源地,具有最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在面板制造领域主要电子企业都有涉及,可谓多点开花;另一方面,随着全球面板行业进入高世代、大规模竞争阶段,日本企业之间竞争突出、合作不足,产业资源和力量分散,单一企业难以承担起“产业升级大任”的劣势也开始显现。
所以,趁着“日本半导体显示产业最易黑暗时刻”,由外部资本强力主导,构筑新的产业竞争平台,最大程度消除内部竞争和内耗,获得面向国际市场更大的产业话语权的JDI就诞生了。
JDI的第一大股东,发起人和实际控制人是 日本官民基金“产业革新机构(INCJ)”:实际有日本政府设立并控制,是日本政府干预制造业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这家机构的所有行为,难以避免政府的烙印。其社长能见公一公开表示:INCJ不是为了赚钱而存在,如果有市场需求找到我们,或者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话,也会主动出击。这段谈话表明,INCJ的市场目标就如同我国克强经济学提出的“产业升级”。虽然INCJ不动用政府资金,但是其具有的任务特色,依然是政府性的。而且是一个主动出击为主,主动干预产业经济的组织。
在整合了日本几大巨头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产业之后,JDI今年又把触角延伸到了OLED项目上。由于日本液晶产业在前几年的低迷,导致在下一代面板OLED产品上普遍投入不足,进度不仅落后于韩国企业,也落后与我国台湾和大陆地区的产业同仁。这给予了日本半导体显示产业很大的危机感:再此背景下,由INCJ出面,以JDI为平台,进行产业整合是最好的选择。
甚至,笔者认为2013年年底,松下和索尼OLED项目合作计划的突然结束,就是为了能够在今年更为顺畅实现以INCJ为推手、JDI为主体的新产业整合。虽然现在的新闻报道称JDI的目标依然是中小面板产业,但是产业升级由小及大是在自然不过的结果,更何况高世代线用于中小尺寸产品切割已经是行业内的通行做法:JDI没有任何理由保持例外,或者坚决不投资大尺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