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正在彻底改变零售产业:这是数字告示行业早已经拥有的共识。但是,这两年来,另一个新概念,已经抢夺了数字告示在零售产业信息化过程中的风头。这就是基于电商平台发展而来的O2O: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模式。
数字告示与O2O技术同是源于现代信息技术,并可以共同作用于零售产业,必然会产生互相之间的“发酵”作用。尤其是在当下,O2O加快发展,数字告示零售应用在国内市场却裹步不前的背景下,研究二者的相互影响,替代作用在哪里、促进作用又在哪里,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数字告示与O2O在零售业的不同遭遇
2013年底,国内最大的家电和消费电子连锁巨头,苏宁正式启动了,线上线下同步的O2O战略。其核心策略包括,一体化的仓储、物流、结算和服务体系;线上线下同款同价策略;线上销售额纳入分地区线下业务层的业绩考核和绩效计算,实现管理和内部利益链的彻底“线上线下同价”。
苏宁的改革,被认为是为国内大型商场O2O化作了“先烈”性的探索。这种探索,虽然有风险,却又被视作必然的过程。与苏宁的策略类似,电商巨头阿里系和京东也没有闲着。阿里2013年入股海尔日日顺物流体系,构建大家电线下服务平台;而京东则将数次融资的绝大部分用于了线下通路的建设。甚至,为了实现O2O,阿里系还展开了对实体销售企业的收购,比如入股银泰股份——对此,阿里巴巴直言不讳的说就是为了“建完善的 O2O 购物体验”。
阿里系在海尔日日顺和银泰股份的投资合计超过50亿人民币!苏宁的内部改革成本估计也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从2013年苏宁下滑的利润已经可以看出。某种意义上,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O2O战略最为激进的战场。不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数字告示在中国零售业:水土不服。
数字告示产品进入零售市场,在欧美国家已经大有年头。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自助点餐系统。2007年开始,以美商定谊为代表的一些国际数字告示行业的领先企业,也开始在国内大力推动多种专卖店、连锁卖场使用的“数字告示”选购、助选系统。但是,效果不佳。这甚至导致定谊这家巨头在中国市场耕耘的暂时失败。
数字告示在零售业的应用,为何不灵呢?笔者认为,这有历史性的原因,也有现实性的原因。从历史的角度看,前些年,国内电商市场依然处于起步期,消费热情被网络技术彻底调动起来还是2012年的事情。此前,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尤其针对非物流、仓储、结算等内部流程,而是直接在消费服务上的应用,那时的市场还匮乏“民意”基础。
现实性的原因则是,数字告示于零售行业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节省劳力”。但是国内市场是一个充斥廉价劳动力的市场。虽然数字告示也具有精准等人为操作不具有的特点,但是也缺少必要的“人情味”——在国内人力资源充沛且低价的背景下,传统数字告示与零售业的结合,必要性大大下降。这一点也是数字告示,暂时失败于零售业原因的重点所在。
但是,随着社会消费信息化水平的提升,O2O的到来,数字告示在零售产业开花结果的历史性瓶颈已经不复存在:近年来电商市场的发展,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培育了消费者使用信息技术的热情和知识基础。所以,O2O与数字告示在零售业的结合,成为了一个复活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