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的ULED和OLED的产品PK还使人们联想到了06年松下和夏普搞出来的“等离子和液晶”PK,路线之争。但是,海信的ULED和OLED PK,却与此前松下、夏普的竞争完全不同:松下的等离子和夏普的液晶,在当时都已经突破了所有技术瓶颈、实现海量供应;但是,现在市场能海量供应的只有ULED,OLED还处于不成熟期、市场供给严重不足。
由此来看,ULED和OLED的对比,根本不是“路线选择”之争,根本没有等离子PK液晶那种非死则亡的尽头。事实上,现在所有面板企业、彩电企业、显示企业的主流路线只有液晶一个,也就是LED液晶、ULED液晶这类产品——OLED则是一个处于研发状态、培育期的产品。
在海信力挺ULED的同时,海信也没有忘记OLED的战略价值。海信电器资深科学家刘卫东博士说,海信也有研究OLED。正因如此,海信才能在ULED和OLED之间精准卡位,提供给消费一个“将ULED技术应用于4K(超高清)液晶电视,使4K液晶电视的画质接近OLED电视,而成本远低于OLED电视”的现实选择。海信表示,将在适合的时候推出OLED电视。这一切完全取决于OLED产业的发展情况、市场的成熟情况。
掐住了OLED的痛处,打出了ULED的优点,充分利用了很多免费的宣传资源:海信3月27日发布会真的很成功——这不,笔者也在给他免费宣传喽——这也体现出了国内彩电行业领袖企业,对市场规律的深刻把握能力、对营销概念的深刻掌控能力:这是企业团队真正市场能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