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电视产品对整个液晶电视制造产业链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机关算尽的制造产业,能否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最终实现自己的利益呢?这还得从彩电的消费规律谈起!
彩电是典型的大件长寿命家电产品,同时也是摆在客厅的第一“门面”家电。消费者在购买电视机的时候,往往习惯于尽最大经济承受力购买更大、更好的产品;希望购买技术更先进的产品。彩电消费中的“面子问题”,以及彩电自身长寿命使用带来的倾向超前消费问题,往往使得一些价格昂贵、性能超过实际需要的产品也能热销。
例如,在我国电视传播网络中,高清电视的覆盖还不到三分之一。甚至占彩电消费市场半数的农村和城镇消费者,很大一部分观看到没有“雪花”的电视节目还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2012年国内彩电市场高清电视的销量却已达到整体市场的98%以上。其中大部分还是全高清电视机。消费者超前、面子性购买,而不是理性的实用化购买的消费规律由此可见一斑。
对于彩电终端企业,大力推行4K电视不仅能够吻合很大一部分消费者超前“面子性”购买彩电产品的消费心理,而且品牌企业还有另一大法宝推动4K电视的普及。
彩电市场从面板到整机的整条产业链,从业企业并不多。这些企业在技术指标为主导的细分市场规划上往往能达成默契。比如,2012年4K电视兴起,65英寸以上产品快速向4K转换。购买70寸以上电视机,非4K产品的可选择余地渐趋减少。这使得这些超高端客户在选择4K的时候,实际上没有备选项可以替代昂贵的4K产品。
在2K电视的普及过程中,面板和整机企业就集体的采用逐渐停产和减少非2K产品供应的方法,在40英寸以上电视领域实现了2K的普及。未来这一策略也很可能被复制到4K产品上。类似的方法还出现在小尺寸电视机上。目前27英寸的液晶电视已经难觅踪迹,消费者可以大量选择购买的最小尺寸电视已经是32英寸产品。甚至,为了配合大尺寸化的彩电消费趋势,部分面板企业也已经在减少32寸电视面板单元的供给。
市场供给强制向大尺寸和高分辨率演进符合彩电制造产业链的利益。同时这种趋势也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这就使得,即便是明知4K电视没有配套的内容,也会形成4K电视扎堆上市,逐渐普及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