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公开向业界直言“十年后中国电视品牌不超过三个”。——此番表态更多的被认为是作为国内连续九年销量领先的彩电企业,海信自我警醒的“危机感”。毕竟,如果市场大幅度洗牌,也是海信这等“强者”留下来的机会多。
不过,更多的分析认为周厚健的担忧正在加速成为现实。
挤压、增产和降价的矛盾
今年上半年国内彩电市场处于“库存积压”增长阶段。《北京商报》报道,2012年一季度国内家电零售额同比下降了20%-30%,二季度同比下降15%左右。另有数据表明今年1-4月份彩电零售市场销量下降13%。而与此同时的是,1~4月,电视产量保持增长,同比增长17.6%,达到 3923.5万台;另据《2012年1-6月份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显示:2012年1-5月份中国彩电产量4865.9万台,同比去年增长18.2%。分析认为,目前的挤压可能更多的体现在销售环节的挤压,这种情况会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延伸到厂家挤压,进而对市场产生更为剧烈的影响。
在库存积压的同时,彩电行业还面临“持续价格下降”的风险,尤其是在出口市场上。据《2012年1-6月份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显示:2012年前五个月,彩电出口2300万台,同比去年增长22%。但是对比出口彩电单价出现明显下跌,2012年出口均价192美元/台比2011年的242美元/台,下降了20.7%。对于国内市场,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与奥维咨询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彩电市场虽然销量和销售额均表现为下滑,但是销售额下滑更厉害: 2012年一季度,内销彩电零售规模852万台,同比下降18.6%;零售额297亿元,同比下降24.5%。——销售额下降高于销量下降近四分之一,销售均价下降达5%。
统计数据表明,无论国内国外市场,国内彩电产业都表现出了产能和产量增长与销售价格下降的矛盾,其中国内市场还表现出销量和均价双下降与产量提升的矛盾。藉此分析来看,如果这一状况不得改善,国内彩电企业将面临亏损、减产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