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OLED大尺寸面板从在抢先投资的风潮——这是由面板业的领先者三星和LG主导的一种“控制性”竞争策略。
目前(2012年6月前)投产量产的OLED面板最高世代线是三星5.5代线。不过这条生产线在OLED材料涂覆上采用的是先进行四分之一切割,在涂覆的工艺流程——这说明超过5.5代线的大尺寸面板直接一次性涂覆设备和工艺还没有得到实践的最终检验。
这种量产技术上的压力没有组织三星/LG扩大OLED投产基板的信心。新的8.5代线已经投入试制,月产能年底可达到三星6000,LG8000片基板的投入,同时三星表示2013年第三季度渴望提升到月30000片基板的投入量。
从不完全的5.5(三星A2线)到现在试制的8.5代线跨越是巨大的:直接从小尺寸供给,向50英寸级别大尺寸供给单元的转化,三星是为了抢在行业前面建立OLED产业的数个优势,包括产能布局、产品线结构、技术储备、品牌形象、再投资能力等等。
而推动更高世代OLED线的更早投产的企业,还具有另一个优势:收回成本的速度优势。虽然试制产品在初期阶段成本更高,但是售价的高度也是更高的。例如,LG第一款55英寸OLED电视售价高达一万美金。这使得看是巨大的28亿美元投资,也只不过是对应着28万台彩电的价格。如果有两成的净利润,面板线达到每月三万基板的产能,半年就可以收回前期的投资——即便随着产能提升价格降低,其成本收回其最长不过两三年。抢先投资OLED高世代线的好处是巨大的:优先投资、优先掌握技术、优先扩大产能、优先收回早期成本这些还不是最大的好处——真正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掌握市场定价权。
最早投资的企业产能大、成品率高、成本收回比例高、市场知名度大,这些因素都会转化成定价权优势。依靠控制市场定价权,等于一定程度上操纵后进入者的投资成本回收周期:关键时候甚至可以用价格手段给予竞争者更大的打击——事实上,LCD面板在全球遭到的价格操纵诉讼就已经非常之多。但是这种诉讼对于“解竞争力落后者的燃眉之急”毫无帮助。
此外,三星/LG侧重在大尺寸产品上孤注一掷的投入还有另一个特点:大尺寸线技术门槛高、投资门槛高,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更少,更容易形成“市场控制性优势”。小尺寸OLED面板,特别是4代线及其以下的世代线的投资和技术壁垒效果十分不明显:三星LG二者在这一领域的策略不是激进的“控制性”策略,而是相对保守的“领先性”策略。
就目前来看三星、LG的作法还是比较成功的:8.5代线量产预期远远领先,其他企业公布的投资OLED计划只停留在6代线,二者市场优势保持两年以上没有任何问题。而两年之后,其8.5代线前期投入就已经基本收回,价格操纵余地将大大增强。比较竞争对手更强的成本控制力,使其是竞争策略更为灵活:是采取打压对手的利润空间还是继续在投资上高歌猛进都变得“容易就当当时环境而决定”。
第五, 面板产业不仅自己投资巨大、经济产出巨大,对经济增长拉动巨大,同时他还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现代平台型工业项目。
无论OLED还是LCD面板,都是显示行业的基础工业部门:任何带有现代显示需求的电子、信息产品和应用都需要建立在面板产业之上。同时,面板产业具有典型的来料加工和特种装备消耗的特性。面板产业的确立往往能带动相关材料行业和装备行业的发展:以OLED面板为例,设备消耗的成本和OLED材料的成本占据了最终成本的四成以上,此外这个行业还消耗薄利、各种薄膜光学材料、透明电路材料、特种晶体材料等等。因此,建立面板产业的主导地位,对于一个地区经济、一个国家,意味着一个基础工业门类的关键节点的主导权问题,意味着下游产业的核心配件和推动上游基础装备、材料产业发展的问题:面板产业的建立和成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大工业集团化”发展模式。这是面板行业领先国家和地区,对这一行业拥有很高的投资热情的原因。
面板行业巨大的上下游关联特性,使其投资商具有连续投资的意愿:只有适度大规模的投资才有利于建立就近的产业配套,形成园区化、集团型竞争优势。韩国企业率先在OLED大尺寸产品上发力的两个重要原因就是:LCD时代建立起的配套关联产业链的支撑;OLED产业链完备程度超过LCD、更少对外依赖的支撑。这使得韩国政府也更愿意让韩国企业加快推进更具自主性的OLED产业的发展。而对于全球其它地区,情况则不然:日本不乏完整的OLED产业链,但是日本电子企业连年亏损、资金实力不足;台湾和大陆地区则在产业链完备程度上很低,需要仰仗日本或者韩国企业的上游支持。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面板产业继续加大投资、特别是加大对OLED项目的投资,是有着众多的原因的:包括企业自身的、产业性的、技术性的、行业性的。而制约面板产业投资的因素则相对很少:只有这两年的产能相对过剩导致的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这一条原因——实际上真正适合这条原因的只有日本面板企业(压到日本企业的除了行业产能问题和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增速疲软,更主要的是日元的增值。)
因此,行业虽然能够感觉大规模扩张产能(无论是OLED还是LCD上的),都会削弱未来产业的盈利预期,但是行业内对于加大投资的呼声却并没有停止:大陆的后起之秀需要产能规模的支持;韩国企业想扩大战果,并获得OLED的领先、甚至独断地位;台湾、日本和大陆企业需要追赶韩国企业在OLED领域的领先步伐……可以这样形容现在面板业的态势:完全停止新的投资,就意味着放弃竞争资格、放弃企业的未来——即便亏损扩大,企业也需要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