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玩微博,看电视玩QQ。这种生活方式并不新鲜。不过,对于智能电视时代,新鲜的是:你是在电视上玩微博、上QQ。(如果不这样“玩”,你就会很囧、很OUT!)
在国内PC产业,除了微软的windows和浏览网页的各种浏览器外,QQ将是被安装最多的软件。据最保守的评估表明,国内的PC、手机和PAD上,QQ的安装数量至少在7亿以上,哪怕仅仅是PC领域,QQ也几乎是用户必装的软件之一(除非是公家的办公电脑,明令禁止安装QQ)。
包括QQ和新浪最近两年新兴起的微博产品的大流行,都反映了一个人类本质性的问题:沟通的欲望。作为智慧生命,我们天生具有强烈的沟通的欲望:我们的情感、知识、思考和兴趣,这些高能智慧生命的每一个特征都在促使我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沟通。——在国内农村手机市场,目前三四百元的产品都具有QQ聊天功能。普通的农村小孩,用电脑的主要方式除了游戏就是QQ。如果QQ等沟通工具的这种魅力被移植到TV上,将会爆发怎样的革命呢!
一台可以聊天、游戏、自由上网的电视机。多美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啊!智能电视机在国内市场的流行,将会复制智能手机、网络功能手机的一些特点:在看电视的时候时刻QQ在线、微博互动、好友聊天……这样的魅力决定了“智能”不仅仅会是一线城市市场的宠儿,也将在三四级,甚至农村市场开花结果。——能聊天的手机在农村市场的流行已经说明这一点。
然而,QQ在手机应用中的流行,这一想象所昭示出来规律,不仅仅是智能电视在农村也有市场,更包括决定智能电视市场的不是“智能本身”,而是这些智能如何使用——不是硬件,而是软件。
这就如同,PC进入家庭,不是由于它的计算功能比传统的“珠算”更强大,或者PC能够上网。而是因为通过PC这样的硬件可以知道很多新闻、玩很多游戏、可以聊QQ。手机上网最初被设计用来移动办公,处理一些重要的紧急邮件。但是目前,手机上网最主要的应用却是QQ、听音乐、看电子书。
“有什么样的应用,有多少内容,智能电视就会有什么样的市场,有多少客户”!
在这一点上,传统的智能手机领域的企业、pc领域的企业,或许比彩电企业更具有优势。比如,联想2010年推出移动应用商城,2011年底智能手机月销量攀上百万大关,达到一成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拥有应用程序支持十余万。联想这样的优势是纯彩电企业短期不具有的。但是,联想在这方面的积累,比较苹果、三星还有一定差距。
传统IT厂商,尤其是智能手机企业在智能应用商城方面的积累、在安卓系统技术方面的积累、在智能硬件,特别是核心硬件应用技术和市场能力方面的积累,都是多数传统彩电企业无法比拟的。传统彩电硬件企业,如何应对来自IT领域的“软竞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行业内给这一问题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智能电视的“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