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可能将自主品牌彩电产品的代工比例由目前的一半提升到75%以上——这是2011年在日系彩电全军团大亏损局面下,昔日全球彩电第一品牌的战略选择。对于索尼的这种转折,是一种必然还是一种仅仅是“亏损危机”时代的应急之策呢?
2006年以来,快速成熟的平板彩电市场正在给整个彩电产业带来一场特殊的革命:标准化革命。
在液晶电视市场早期,夏普屏、三星七代屏等零部件产品之所以能成为彩电产品的宣传卖点之一,就在于,传统彩电产品在屏幕之外已经“所剩无几”。即便是现在新兴的智能彩电,CPU为代表的芯片、OS系统软件,以及屏幕也占据了几乎九成的核心技术。其中芯片产品多数采用ARM架构,被少数几个厂商垄断,OS仅有安卓、IOS、windows三个平台可以选择,屏幕上完成后段模组的液晶、或者是等离子、OLED屏幕本身已经具备接入DIV信号显示画面的功能。在这些“零组件”基础上组合而成的彩电,特别是不追求高端性能和功能表现的廉价产品,任何企业都已经很难设计出“差异化”的产品。
智能彩电产品的这种标准化趋势,就如同PC产品普及时的标准化一致:液晶显示屏、inter或者AMD的cpu、英伟达或者AMD的显卡GPU、西数或者希捷的硬盘……这些标准化的组件,构成了一台台差异主要在性能参数的的PC电脑。
这种核心技术在少数产品上浓缩、主要成本在少数零部件上集中,关键零部件性能差异标准化的趋势,是日本彩电企业真正的敌人。
对于传统的日系彩电企业,品质和技术是其产品的最佳代名词。但是面对标准化的智能彩电,传统的品质和技术差异已经难以实现。有遭逢日元升值和日本国内居高不下的劳动力成本,对于很难实现全面机器化自动化的彩电整机制造环节,日本企业只能选择“去制造化”。因此,演变出了索尼节节攀升的产品代工率。
整机固然是一个需要努力控制成本的“制造环节”,芯片、屏幕和OS也不例外。
一屏幕为例,一条新的8.5代OLED面板线的投资至少在300亿人民币以上,每年能生产1500万台电视机需要的屏幕。而如果要实现产业规模集群效应、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吸引大宗原材料企业本地配套,至少需要建设3条这样的生产线。——这就是占据一台OLED电视超过7成成本的面板制造业的基本规律:不管有没有技术实力,没钱是玩不起这个行业的。
而对于OS这种大规模系统软件的开发和芯片这种核心半导体器材的研发制造,也有着与面板业异曲同工之妙。因此,OS的市场垄断、芯片核心方案的市场垄断不仅是竞争的结果,也更是技术和资金链不断积累的结果。是这些产业资金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特征的必然结果。
上游制造必须要千亿级别的配套产业园,下游制造差异化难觅、规模成“薄利多销”的生存准则。在这种特征之下,智能彩电时代必然优先属于“制造”优势的企业,而不是“技术”优势的企业:韩国三星在面板业上的成功,日系彩电企业的亏损泥潭,台湾彩电代工的兴起,都源于这一规律的作用。
因此,在智能时代与其大谈彩电技术的发展,不如按下心来做大做强自己品牌“制造链”上的优势:尤其是屏幕、整机两大环节,已经是只有大规模者才能胜出的产业格局。研究数据表明,500万台的年销售量,已经成为众多彩电终端企业能够在品牌市场打拼的门槛,老牌彩电企业都已经奔向全球1000万-5000万台的销售量。
总结:
在智能彩电时代,已经讨论了过多的内容增值服务市场的商业模式——这个领域无论拥有多少“金矿”可挖,本质上还是属于“内容”企业的市场:彩电业的希望在于通过终端产品的占有率,分上一杯“分成”的羹。对于手机、PAD、PC的跨屏幕融合,还没有在众多产品线树立起成绩的彩电企业也不需要恐慌,因为智能平台的开放性带来的市场机遇是平等的,只要能够在核心彩电产品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上一直保持领先,应用的融合并不一定就会带来产品和品牌的融合。更为重要的关键点是,彩电制造企业必须拥有一个规模的制造能力和销售能力,这不仅仅是由于产品日趋利润微薄的要求,更是智能彩电产品在核心部件标准化、终端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不可逆选择。
横向融合产品的扩展;纵向软件、内容和服务业的扩张;市场份额、销量和制造规模的竞争,这就是智能彩电时代,彩电产业的新“三维”。而且这个新“三维”之美,都不是赵飞燕那种苗条的玲珑曲线之美,而会是盛世大唐帝国追寻的杨贵妃“丰腴”体态的美,都是数量和规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