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囚规模化
一直以来,实体店的规模化是传统家电连锁企业刺刀见红的战场。苏宁、国美等从不敢对此掉以轻心。
有消息称,当年陈晓离开国美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为了财报收缩战线引起国美的“地震”。反观苏宁,不仅没有放松扩张的速度,反而加速开办实体店的进程。
“10年、200家、共3500家,当我听到这几个数字被苏宁排列在了一起时,突然就特想用理想主义这个词儿来形容此时的张近东与苏宁。”6月19日,在苏宁未来10年战略规划发布会上,某媒体记者惊闻苏宁每年保持200家开店速度时感叹道。
梁振鹏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目前为止,大连锁在一二级市场上开店已经趋于饱和,而未来苏宁、国美等竞争的主战场将转移到三四级市场和国际市场上。不过这两个战场阻力重重,每年平均200家的增速将并非易事”。
早在1999年12月26日,张近东就用计划透露过一次他的理想主义气息。那时,他宣布“苏宁要用3~5年的时间建立1500家店,实现年销售额达到300~500亿元的跨世纪连锁计划”。不过当时恰逢苏宁10周年前夕,又是苏宁由单一的空调业务转向综合电器连锁卖场的拐点,因此,张的这番话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鼓舞士气的象征。
而此时的张近东已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即便语境依然相同,但肯定逃脱不了他急于拉开与国美距离的范畴。
苏宁的2007年至2010年四年的年报显示,其门店总数依次分别为632家、812家、941家、1342家。这几年中,后一年比前一年新增门店数依次分别是180家、129家、401家。由此可见,近年来门店总数虽新增数量不平衡,但是每年都在增长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然而,2007年至2010年,苏宁总营业收入依次分别为401亿元、499亿元、583亿元、755亿元。四年内苏宁每年单店营业收入依次平均约是6344.9万元、6145.3万元、6195.5万元、5625.9万元。
将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之后不难发现,实际上,苏宁每年的单店营业收入基本上是逐年下降的。尤其是在2010年新增401家门店(此数据包含中国香港、日本等地门店数量)的情况下,单店营业收入降幅最为显著。
刘步尘说:“大连锁目前的心理普遍是我不开店别人也在开,为了从对手那里争抢到市场份额,哪怕单店的效益下降也要开。实际上,恶性竞争的状况现在已经出现了。”
不过,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家电连锁分析人士吴鹏对此持相反意见。他说:“未来10年,线下实体店模式肯定仍是主流。每年200家实体店增速既然写在了苏宁未来10年规划上,这是内部经过调研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执行价值。”
“一群人在跑步,忽然其中一人(苏宁)有了自行车,速度加快了。不久,跟随者也有了自行车,可那人忽然又有了汽车。等跟随者有了汽车后,那人忽然到了机场,登上飞机,连影子都不见了。”张近东这句经典之语也暗合了他对苏宁实体店狂想的全部内涵。
然而,梁振鹏却说:“苏宁10年规划颇有水分,尤其是开店速度上。有些问题并非开店速度所能解决的,更何况三四级市场和国际市场接下来的布局并非如想象中那样一马平川。”
“苏宁10年规划中,对苏宁电器(0002024.SZ)与苏宁集团之间关系,并没有非常明确地区别开来,这样容易使得证券投资者、家电供应商和消费者产生概念混淆。”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梁振鹏向本刊记者分析道,“苏宁电器这个上市公司去年营业额为755.05亿元,而去年苏宁集团营业额声称达到了1562亿元,两者之间的差距高达一倍多。事实上苏宁电器与苏宁集团的门店网络是完全一致的。那么,苏宁为何不在10年规划中,向外界公布其上市公司10年后的营业额目标呢?苏宁公布的6800亿元这个愿景其实指的是苏宁集团。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管是非常严格的,营业额数据没什么水分。而苏宁集团的营业额目标,‘灵活度’相对要大很多”。
一味地追求开店速度是不是上策,会不会弄巧成拙反而成为苏宁未来10年中真正的包袱呢?倘若不能实现每年200家开店速度,苏宁又该如何?这些问题或许明年就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