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国际金融危机使液晶电视的销售价格更低,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你觉得降价的幅度会有多大?对企业的影响又有多大?
王良海:液晶电视价格降低幅度不好预测,因为液晶屏的价格一直都在波动。但从毛利率来看,2008年同方液晶电视在海外市场的毛利率大概在8%~10%,但今年能达到5%就已经很不容易了。5%的毛利率对制造企业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能够保本就不错了。
其实,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供应链的伤害是最大的。
因为在国际金融危机下,企业都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但消费者对产品的环保、节能等要求并没有降低,企业能够降低的只能是自己的利润。企业成本没有降低,但终端产品价格下降,企业利润当然会减少,从长远来看这对产业健康发展是不利的。整机企业的利润下滑,面板供应商的日子也不好过。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整机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生产机芯、塑料、电路芯片、屏的上游供应商的影响则较大。要维持整个供应链的运转,整机企业会把成本上涨的压力传导给上游供应商。据了解,奇美、友达今年第一季度分别亏损了5.92亿美元和5.328亿美元。
王建中: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方消费电子事业部采取了哪些措施?你对今年消费电子市场有何看法?恢复到较快增长水平还需要哪些条件?
王良海:对于同方来说,首先,我们会降低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因为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希望加快资金周转,提高效率。其次,在海外渠道上,我们改变了原来的做法,直接面对客户,减少了中间环节。减少中间代理商可以降低费用,但也会出现占用资金过多的问题。原来中间商可以垫付一定的资金,现在同方直接面对客户省却了中间费用,但要求自己必须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国际金融危机对同方来说也可能是一个机会,首先我们的运营成本有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其次同方规模相对较小、更为灵活,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比如迅速推出低能耗、低成本的产品等。
整个消费电子产业真正恢复信心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我还是以供应链为例。我们知道近期液晶屏的供应很紧张,这并不是说屏本身的供应有问题,而是整个供应链没有信心。屏的供应商怕出现库存积压,怕产品卖不出去。现在屏的供应商很谨慎,比如整机企业向屏的供应商下1万台的订单,而屏的供应商只提供5000台。市场比较好的时候,整机企业大量下订单,遇到国际金融危机,市场需求急剧下滑,整机企业迟迟不去提货甚至取消了订单,造成屏的供应商库存增加。因此,现在即使整机企业下了订单,屏的供应商一般也不会足量供应。这种现象还会继续向玻璃、塑料薄膜、灯管等屏的上游供应商延伸,它们也不会给屏的生产商足量原材料。可见,整个产业链的信心不会在短期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