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电行业成长的20年也是惨烈的20年。20年来,长虹、创维、康佳、海信虽然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拥有一定的品牌差异化,但是当大家跌跌撞撞地挣扎着迈入平板电视时代时,似乎再一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无论是站在等离子阵营的长虹还是归入液晶队列的创维,上游核心部件(面板)都还被日、韩以及台湾企业掌握,由此平板电视的定价权依然在国际巨头手中,因而本土企业不能有效控制平板电视的生产成本。
一方面,核心零件生产能力的缺失造成生产成本的不可控;另一方面,随着液晶、等离子外资品牌的本地化发展,外资品牌的售价与国内品牌售价的差距越来越小。在平板电视时代的全球竞争中,本土品牌日益边缘化。即使在本土市场,依靠价格以及渠道获得微弱优势的国产品牌,其优势地位也逐渐被外资品牌超越,市场份额也逐渐被蚕食。国产品牌共同陷入了硬件同质化、利润率低的泥沼。
在这种被动的大环境下,国产彩电巨头纷纷出招,TCL、海信、长虹、康佳先后加入了风险极大的液晶模组或等离子面板的投资竞赛中。一向投资谨慎的创维除了拿出2亿多元参股了广州LGD(LG Display)液晶模组工厂外,美国消费电子巨头苹果2003年打造的“iPod+iTunes”(硬件+内容下载网站)的模式也引起了创维的注意。
苹果的iPod与彩电有几分相似之处,都是第三方的内容播放工具,拥有相似的产业链条:内容生产商制作内容,之后消费者通过播放工具接收内容。而传统的MP3或是彩电都是通过售卖硬件产品来获得利润。苹果的成功让创维看到了另一种模式的希望。
2006年10月,创维与国内第二大U盘生产商朗科投资1000万元(双方各占50%)建立了高清影视节目下载网站“酷开网”。寄希望于借助内容带动创维的销售。两年过去了,创维拷贝的“酷开模式”究竟给创维带来了什么,接下去该模式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