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随着外资品牌产品价格战的日趋深入,其赖以实现价格战特效的三个因素正在逐一失效。降价自身就是对降价空间的巨大消耗;大幅跌价和出产更多的低档产品必然形成对品牌形象的损害;失去巨额利润空间后的外资企业的降价能力已经和国内彩电企业相差不大,国内彩电企业获得了足够的反击空间,此外产品差异化也将成为国内彩电企业反击洋巨头攻势的有效武器。
其中,尤其是大幅降价和大量低端产品的推出对外资厂商产品和品牌形象的影响最为突出。据国务院家电研究中心对07年底到08年春节前后一段时间内,平板电视产品的投诉情况调研统计数据表明,受到销量剧烈增长、低端产品数量增加以及前期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影响,此期间外资平板产品的投诉量和投诉率均远高于国内彩电企业。这一比例差值甚至达到了十倍几十倍。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问题的暴增,以及自身低档产品的充斥市场已经严重损害了外资品牌长期以来建设起来的高端品牌形象。
外资品牌市场策略前后的大转换不仅影响到国内彩电企业的市场生存环境,同时也改变了自身的市场处境。市场环境的变化往往导致一些利益集团已有优势的丧失并为其未来战略方向的制定提出更加困难的课题。
进入08财年以来,外资平板巨头纷纷表现出市场策略“犹豫不决”的特征。是进一步强化价格攻势,与国内彩电企业血战到底;还是努力恢复高端品牌形象,在稳定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提升利润水平。这种犹豫不决的心态在奥运会结束后的十一黄金周市场上更是表现的一览无余。
市场消费者的选择习惯证明,一个品牌不可能在低价格市场和高端市场同时成为消费者最认可的品牌。无论是哪个领域的厂商,必须在品牌定位上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支撑点。企图脚踩两只船的做法往往不但不能得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反而会两头都落空。对于这一点,外资彩电企业并不是不明白,问题在于它们现在很难做出究竟应该走向哪一侧的抉择。
海信TLM4236P液晶电视
但是犹犹豫豫也不是什么高明的办法。十一黄金周市场上国内彩电企业已经利用上游产品价格下滑的市场契机展开了新一轮的市场攻击。同时,在07年这一年与外资品牌的价格鏖战中,国内彩电企业也没有坐以待毙,转而是避开外资巨头的价格锋芒,在上游产业链上深耕细作。包括长虹等离子屏、海信液晶模组、创维与LGD的液晶模组合作计划、TCL康佳的大模组战略已经初显成效。
市场发展的事实说明,在过去的五年国内彩电企业和外资平板巨头只是完成了第一轮交锋。其结果也是各有所得各有所失。国内平板市场深层次的较量才正式开始:刚刚过去的08年十一黄金周正是下一轮大战的一个开始。不过相对外资巨头犹豫不决的态度,国内彩电企业已经通过积极的战略调整取得了一场小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