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LCD是一个典型的“大者恒大”和“产能决定竞争力”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厂商只有迅速将产能扩大,成本才能摊薄,采购原材料的议价能力才会提升,产品也才具备竞争能力。
液晶面板的成本与切割尺寸的大小也有关。五代线面板以15英寸或17英寸的尺寸进行切割非常经济,但切割20英寸以上的大屏,则不可避免造成浪费。生产线的代系越高,切割大尺寸屏时的综合使用效率就越高,加之大尺寸液晶面板售价本来就高,利润就越高。
从2005年11月到2006年2月,26英寸液晶面板的价格仅下滑了1.22%,37英寸液晶面板价格仅下滑了2.4%,32英寸液晶面板价格也只下滑了4.1%。同期,15英寸、17英寸液晶显示器价格跌幅,却高达10%以上。
就在京东方还在依靠五代生产线苦苦挣扎时,主要日韩液晶面板厂的八代生产线,便已经开始量产。为了维持全球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夏普公司还计划斥资5000亿日元(约合42.6亿美元),投入液晶面板第十代生产线建设。
想要摆脱依靠17英寸液晶面板作为主力产品的不利局面,京东方必须建设更高世代的TFT-LCD生产线。
《财经》记者获悉,京东方曾计划再建一条六代和一条7.5代TFT-LCD液晶生产线,分别计划在2008年一季度和2009年四季度量产,用于切割从19英寸到47英寸的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但在第五代生产线和海外公司双双亏损的情况下,面对每条造价高达20亿美元的新生产线预算,京东方还只能望洋兴叹。
2003年,被视作京东方的“大扩张年”。其时,京东方资产负债率最高达到70%,收购韩国现代液晶生产线时借了9000万美元贷款,财务费用高达1.7亿元。公司B股增发完成后,负债率回落到50%以下。但是,在2005年巨额贷款以及巨额亏损的压力下,根据其2006年公布的业绩报告,目前的资产负债率又回到75%以上。
即使京东方目前的第五代TFT-LCD生产线,由于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以扩充产能,导致对上游配套厂商的话语权缺失,成本居高不下。业界普遍估计,京东方TFT-LCD液晶面板的综合成本与国际一流厂商相比,一直存在10%左右的劣势。
在京东方的对外公告中,对亏损原因提及较多的,是上游“关键原材料进口的高成本”。中华液晶网运营副总彭凯宁告诉《财经》记者,京东方在北京的第五代TFT-LCD液晶生产线初期产能只有6万片/月,即使后来增加到8万片/月,也难以吸引上游厂商到北京建厂。
他说,以玻璃基板为例,为了保证温度恒定,玻璃熔炉一开动便不能停,需要不停地投料;除非京东方再增加两条同样的生产线,否则,玻璃基板厂商根本不会把生产基地搬到北京来空转。
京东方一位内部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上游配套厂商不在京东方的生产线周围建厂,液晶面板生产需要的彩色滤光片、偏光片、背光模组、驱动IC以及玻璃基板等全需要进口;价格昂贵不说,供货周期也大大加长。“订单高峰期,原材料库存不够,生产线又不能停,就只有从台湾用飞机空运原材料,和烧钱没有两样。”
生产成本太高,也限制了京东方对产业链下游厂商的控制能力。
2003年,京东方曾以10.5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了冠捷科技26.36%股份,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冠捷科技是全球最大的PC显示器生产商,在2005年全球市场的份额接近35%,年产能达到3500万台。
京东方收购冠捷的初衷,是希望进一步控制下游。京东方预计,2006、2007、2008年度,冠捷在京东方的最高采购金额额度分别将达到6亿美元、7亿美元和10亿美元。
但现实情况相当残酷。17英寸液晶显示器价格大跳水后,冠捷为了保持利润,只能削减向成本较高的京东方的采购数量。香港群益证券的报告指出:“冠捷的盈利能力与面板价格成负向关系。”
京东方的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至2005年度,冠捷科技从京东方采购TFT-LCD面板的金额,分别为12400.4万美元、15891万美元、15472.9 万美元;2006年的最终采购额也未超过2亿美元,远未达到预期。上述京东方内部人士向《财经》记者分析,从战略角度看,冠捷对于京东方的意义已不复存在。
今年1月18日,京东方宣布,以5.3元港币/股的价格,将其持有的冠捷科技10.3%股份出售给飞利浦,出售总价为10.6亿港元。十天之后,京东方再次发布公告称,继日前配售2亿股冠捷科技后,公司将于适当的时间全部出售手上剩余的11.55%股权,彻底退出冠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