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话说“好酒不怕巷子深”。消费者对什么产品适合自己自然会有合理的判断,你有什么优点,如果真有的话,如果优势很大的话,不用说,消费者也能自己判断出来。在等离子灌输等离子优点的时候,它恰恰是否定了消费者自己的判断权:千万不要认为你的顾客是错的,错的永远不会是上帝。
那么消费者到底认为等离子哪里不好呢?答案有两点。一是很长一段时间等离子不能突破852*480的分辨率局限,达不到高清显示水平。即便有部分产品达到高清水平,其售价之高也难以和同水平的液晶电视抗衡。二是,等离子电视太少——葛尤那个广告做得好,“相信群众”——产品少,销量少,我们怎能相信。
事实上,在消费者放弃等离子之前,国内彩电企业已经首先把等离子“一脚踢到了墙角”。看看卖场里等离子电视的尴尬位置,有头脑的人马上就会明白。而厂家们放弃等离子的原因除了分辨率问题还包括上面已经提到的上游产品采购的安全问题。解决平板市场等离子弱势的问题必须对症下药,以前的扬长固然重要,但是根本解决问题还是需要补短:其一是分辨率要提高。不要整天喊着这里比人家好,那里也好,更要看到切实的不足。其二在分辨率提高,成本不增的情况下延长小尺寸产品线。第三,上游屏幕生产布局向我国大陆转移。这一方面能利用国内的人力资源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能保证多元化的上游供应,给予下游厂家足够的安全感。
32英寸等离子电视的出场与其说是等离子阵营的一剂“猛药”,还不如说是一场好看的“秀”——如果最后秀亏了,亏得最大的肯定还是国内厂家。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家都应该认清这个美丽的谎言。而等离子究竟能不能走出困境,前方的路还很远,要做的工作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