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海尔为首的国内平板电视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32英寸等离子电视产品。业界普遍认为这是等离子集团借国内厂商之手向液晶阵营发起的反击。然而凭借小小的几台32英寸等离子的上市就能和液晶平分天下吗?笔者认为,32英寸等离子连和液晶产品过招的资格都没有。
背景分析
平板电视市场中,液晶和等离子两阵营之争由来已久。在2005年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松下就曾经将日本原产的Panasonic品牌的等离子电视机和其全球最大竞争对手——夏普在日本原产的SHARP品牌的液晶电视机放在一起,并声称:“液晶电视机企业近期总是宣扬自己是平板电视产业的主导产品,其实,通过现场比较,在画质方面等离子电视机获得了压倒性胜利。”虽然在这之前,两家阵营的争论也不断,但是这种“真刀明枪”的交火这还是第一次。这之后两家的交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市场总有自己的法则,不会由于谁口号喊的响亮就让你生存下来。几年国内市场的实践证明,液晶打败了等离子:在今年上半年国内平板市场上液晶稳稳地拿下85%的江山,将等离子电视遥遥抛在后面。
其实,当松下作出如此举措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一山容不下二虎。之所以有人“跳墙”那是由于一些事情真的把“狗”逼急了。这件事情就是国内彩电企业全面倒向液晶阵营。国内彩电企业选择液晶阵营有着必然的历史原因。其中两个至少是共性的。首先,等离子屏幕资源的提供商仅有三星,LG-飞利浦,松下,日立,先锋等几家企业,而且它们非韩即日。相比之下,虽然液晶屏幕资源也尽掌握在日韩和台湾厂商手里,但是相比较,还是显得资源丰富:丰富的资源肯定对于采购者是有利的,无论是在价格方面还是在安全方面。
另一个原因更加重要,那就是市场相比40英寸以上的产品更需要32英寸左右的产品。我国的国情和居民居住水平决定了大屏幕和过于昂贵的产品在国内不会有太大市场。而等离子恰恰主流尺寸集中在40英寸以上。按照有什么样的市场,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的原则,液晶获得这场技术之争的胜利是理所当然的。
在等离子电视遭遇“中国式滑铁卢”之后,等离子集团也算是看清了病根所在,紧急开出32英寸等离子这味“药”。并且企图借国内厂家之手率先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