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英寸等离子是未成熟的产品
也许对于国际等离子巨头,32英寸等离子确实是一款“良方”,但是对于国内企业,它未必就不是一味“毒药”。目前市场上推出的32英寸等离子无论是技术品质还是价格,相对液晶电视都没有竞争力。而区区几款产品对数百款液晶电视更构不成什么“有威胁的射门”。
目前上市的32英寸等离子分辨率仅有852*480,远达不到高清的要求,而其售价又在5000元左右。和主流液晶电视相比,价格相当,但是决定最终画面品质的最重要的一个参数:分辨率,就有点太惨了。事实上,这类等离子产品的画面品质连3000块钱的传统CRT显象管电视的水平都达不到。
等离子阵营一直在30-40英寸主流尺寸线缺阵的原因之一就是屏幕小了,分辨率问题解决不了。国际大厂不率先上市32英寸等离子正是说明他们在这块市场根本没有信心,而分辨率的问题短期也解决不了。由国内企业率先推出此类产品,他们可以依据市场形式适时而动——牢牢抓住屏幕资源的国际大厂,随时都能以更大批量投产32英寸等离子:这是一次显然的智猪理论(猪圈里面有大猪和小猪,猪圈外有猪食,猪圈门关着。大猪不去拱门,而是等待小猪拱开了门,自己把小猪再拱开,然后去吃食)的运用。本质上讲,目前推出的32英寸等离子产品,是没有解决“高清”问题的产品。在高清概念肆虐横行的今天,推出这样不符合潮流的产品,并且又不可能具有太大的价格优势,它凭什么从液晶嘴里把肉抠出来:狐狸吃到乌鸦衔着的肉,必须是一只聪明的狐狸。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却是一款绝对不成熟的产品。
面对液晶已经占据32英寸绝对江山的局面。32英寸等离子的产生,一开始就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的确它填补了等离子在小尺寸的空白,但是市场并没有特意的为等离子留下空间。竞争已经使液晶的概念无处不在。在处女地开拓一片疆域并不难,但是摆在32英寸等离子面前的景象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你必须瓜分它的疆土,否则就无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