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洋产品质量问题持续被曝光
近日,来自北京晚报的一则三洋微波炉“有毒”的报道传遍大街小巷。据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电子产品污染物监测结果,三洋微波炉一型号产品由于不符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包括铅、六价铬、多溴联苯醚(PBDE)均出现标注不清的现象,同时三种物质含量超过《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相应规定(该办法对产品有毒物质的规定属于非强制性规定)。目前,该产品已经被北京市工商局强令退出北京市场。
三洋微波炉“有毒”事件被曝光后,三洋有关部门表示,三洋被查处的这批产品属于2007年3月1日前生产的产品,当时《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尚未实施,因此公司没有义务进行标示;同时,《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目前并没有限定有毒物质的含量,只是要求要“标注”出来,因此三洋微波炉“有毒”事件仅是“标注不清”而谈不上“超标”。(详见本文后注的三洋公告)
同时,三洋方面对于报道中,北京市工商局消保处曹中生处长表示的,三洋的出口产品采用的是环保材料,国内销售的产品却用非环保材料,执行的是“双重标准”一事也予以了否认。三洋表示“本公司微波炉产品一直没有在海外销售,不存在所谓‘双重标准’问题。”
另据了解,这已经不是三洋品牌产品首次被报道存在质量问题了。据每日经济新闻今年9月份报道,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对本该市生产、销售的平板电视机产品进行监督抽查中,检测发现“三洋”等品牌产品质量不合规定。其中三洋LCD-32CA8液晶电视在“辐射骚扰”这一项目的检测中抽查不合格。
三洋品牌连续性的产品问题报道,引发消费者的强烈反响。作为国际知名品牌,三洋系的产品频繁的问题暴露,使消费者普遍担心在抽检范围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问题。虽然微波炉、彩电属于三洋不同的在华合资企业制造生产,但是作为普通消费者在选择相应产品的时候,主要相信的莫过于产品品牌,这种问题频出的现状势必损害三洋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