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何以问题不断 从三洋“有毒”事件说起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7-11-21 作者:萧萧

三洋产品质量问题持续被曝光

    近日,来自北京晚报的一则三洋微波炉“有毒”的报道传遍大街小巷。据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电子产品污染物监测结果,三洋微波炉一型号产品由于不符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包括铅、六价铬、多溴联苯醚(PBDE)均出现标注不清的现象,同时三种物质含量超过《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相应规定(该办法对产品有毒物质的规定属于非强制性规定)。目前,该产品已经被北京市工商局强令退出北京市场。

    三洋微波炉“有毒”事件被曝光后,三洋有关部门表示,三洋被查处的这批产品属于2007年3月1日前生产的产品,当时《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尚未实施,因此公司没有义务进行标示;同时,《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目前并没有限定有毒物质的含量,只是要求要“标注”出来,因此三洋微波炉“有毒”事件仅是“标注不清”而谈不上“超标”。(详见本文后注的三洋公告)

    同时,三洋方面对于报道中,北京市工商局消保处曹中生处长表示的,三洋的出口产品采用的是环保材料,国内销售的产品却用非环保材料,执行的是“双重标准”一事也予以了否认。三洋表示“本公司微波炉产品一直没有在海外销售,不存在所谓‘双重标准’问题。”

    另据了解,这已经不是三洋品牌产品首次被报道存在质量问题了。据每日经济新闻今年9月份报道,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对本该市生产、销售的平板电视机产品进行监督抽查中,检测发现“三洋”等品牌产品质量不合规定。其中三洋LCD-32CA8液晶电视在“辐射骚扰”这一项目的检测中抽查不合格。

    三洋品牌连续性的产品问题报道,引发消费者的强烈反响。作为国际知名品牌,三洋系的产品频繁的问题暴露,使消费者普遍担心在抽检范围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问题。虽然微波炉、彩电属于三洋不同的在华合资企业制造生产,但是作为普通消费者在选择相应产品的时候,主要相信的莫过于产品品牌,这种问题频出的现状势必损害三洋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管理机制和代工业务是三洋问题不断的主因

    业内分析指出,三洋在华投资不同于索尼、松下等企业,并不具有全国统一的管理机制。三洋在华投资项目往往依赖于个别企业的自行管理。这使得三洋品牌在华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相对其它品牌更大的难度。最近问题频出也印证了这一点。三洋民用产品企业集团总裁寿英司曾经表示:“很多合资公司中,三洋并不拥有主导权,即使在中国很成功,三洋也没有决策的权力,调整起来非常困难。”事实上,当部分合资企业认识到品牌的价值之后,往往首先选择放弃使用“三洋”品牌,进而创建自己大的独立品牌,而这是三洋本身很难控制的。

    不仅在国内市场,在全球市场目前三洋也处于产品问题频发期。作为三洋核心业务的电池业务,即去年12月在日本本土回收或无偿更换了130万只手机电池后,今年3月,联想和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联合宣布,将主动召回近20.5万块由三洋生产的笔记本电脑锂电池。

    专家认为三洋产品问题的曝光充分说明三洋在企业品牌管理上的弊端:事实上,传统的三洋本身就是一个相对侧重品牌经营,更看中产品生产的企业。

    比如在三洋重要的彩电业务上,三洋一直更侧重于彩电机芯的生产。这种以零部件生产为主的经营模式完全区别于索尼、三星、松下等日韩企业的整机生产为主的模式。然而,不会有哪个竞争者不希望垄断整条产业链。当自己的客户寻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候,最终,三洋的客户自然就成了三洋最重要的竞争者。——比如传统彩电开始向平板电视过渡以后三星内部一位高层就曾尖锐的表示,“以前是三星为三洋的电视机制造代工,现在三洋连为三星液晶电视代工的资格都没有了”。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其它业务上。在2000年到2002年,三洋是全球最大的数码相机OEM厂商,产量最高占据了全球的30%,客户名单包括索尼、东芝、奥林巴斯、柯达等。它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电池OEM厂商之一,为日本同行、诺基亚手机等代工的电池,三洋品牌甚至成为当时质量保证的标志。此外,三洋OEM的产品还包括充电器、CPU上的风扇、闪存、模拟半导体芯片等。三洋坚持以代工制造为核心业务一直坚持到2005年。

    在2005年,一系列的转折使三洋主要业务盈利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首先是平板电视的兴起,取代了CRT产品在国际彩电市场的主导地位。接下来消费数码产品增速放缓,品牌企业往往优先保证自身的生产线运作,代工产能相对过剩,导致三洋在这部分业务的一系列问题。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也是三洋危机的一部分,来自国际大厂诺基亚、摩托罗拉和韩国竞争者三星等的包夹另其利润下滑迅速。对于三洋来讲,业务下滑和亏损并不是最可怕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代工为主的业务模式在技术积累上已经被对手全面超越。这为三洋的后续经营埋下了巨大隐患。

昔日巨头今已不在,三洋命运多艰

    三洋今天的命运已经见分晓。不断传出的出售消息已经印证了这个昔日巨头被分拆的命运。通用电气获得三洋电机信贷公司的全部股份,京瓷收购三洋手机部门,海尔收购三洋冰箱部门,2007年10月解散生产半导体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LED)的三洋电机深圳分公司和负责公司内外人才教育事业的三洋教育,也有消息称三洋主业之一的三洋电机半导体部门也在考虑在被出售之列。事实上,在2005年11月,三洋公布的2005到2007年度中期经营计划中已经撤下了“综合家电厂商”的招牌,三洋的全部业务被一分为二:一部分为核心业务,包括能源解决方案、HVAC产品与商业设备业务,个人移动设备业务;另一部分为亟须进行结构变革的业务,包括半导体、AV设备、家庭器具、金融服务等。

    这种专注制造,而不是品牌;专注产品而不是营销管理的企业风格,不得不被认为是三洋一系列危机事件的原因之一。自身经营适逢多事之秋,而产品又遭逢频繁的问题曝光,“雪上加霜”之后,必然加重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不信任。虽然目前三洋宣称,液晶电视彩电和微波炉问题事件已经解决,但是消费者的疑虑不会轻易消除。改变目前三洋的困局,更好的企业内部管理和更有效的品牌营销则是三洋必须做出的变革。而这些转变必须集中在主营业务:能源解决方案、HVAC产品与商业设备业务,个人移动设备业务;以及非主营业务半导体、平板电视、投影机、AV设备,家庭器具、金融服务等全部行业之上,而不能留有死角(目前金融服务和手机——属于个人移动设备——已经被出售)。

    三洋,这个曾经是中国家电制造业偶像,日本企业“3S”(三洋、夏普、索尼)骄傲之一的巨头,似乎已经进入迟暮之年。一系列不利的报道来自产品、业务、财务丑闻以及管理方面,虽然其中不乏个别问题的夸大其词,但是没有人会怀疑人人都在说谎。

    表面上,三洋今天的困境始于2004年10月发生的日本新泻中越的地震。地震中,三洋公司遭受重大损失,作为其半导体主力制造厂的新泻三洋电子停产达两个月之久,损失额高达7亿美元。但是问题的根源却不在这里:来自企业“将利益的基点放在别人手里的风险”可以分解成专注代工业务和不具有许多合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而这些必然在长期经营中引发其它问题,比如代工业务的利润低下、在市场萧条期失去订单、技术上被人超越以及类似“有毒”事件的质量问题等等。这才是三洋真正要面对的问题。

附:三洋微波炉有毒事件澄清公告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澄清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提示:

  1、近日有关媒体报道我公司生产的三洋牌微波炉称“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有毒微波炉”、“三洋微波炉含致癌物质”、“国外销售采用双重标准”等。

  2、公司董事会明确声明:我公司生产的三洋牌微波炉均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并通过3C认证,无任何危害,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一、事件简述

  11月14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媒体通报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结果”,主要内容为:北京市工商局委托谱尼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对北京市流通领域中销售的电子电器产品进行质量监测抽查。此次发现在型号为三洋微波炉(EM-2010EB1)没有按照SJ/T11634-2006的要求标明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名称和含量、环保使用期限。

  此事件经有些媒体报道、渲染后偏离了事实真相,演变为三洋微波炉“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有毒微波炉”、“三洋微波炉含致癌物质”、“三洋微波炉含铅超标30倍”、“国外销售采用双重标准”等,并经有关媒体和网站转载,在消费者中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也损害了本公司和经销商的声誉。

  二、澄清声明

  1、根据2006年2月28日国家信息产业部等六部委颁布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要求:2007年3月1日以后生产的产品,必须在产品及包装上对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六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标识。本公司此次被查处的微波炉EM-2010EB1型号就属于未按要求标识情况。

  本公司2007年3月1日以后生产的其他型号微波炉产品已严格按照《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执行。目前生产的EM-2010EB1微波炉产品也已严格标识,符合相关规定。

  2、报道中提到三洋微波炉“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有毒微波炉”、“三洋微波炉含致癌物质”、“三洋微波炉含铅超标30倍”等说法。

  本公司说明如下:报道中所列“含毒超标”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但我国《管理办法》实施中采用“两步走”方式,第一步,在《管理办法》生效之日起,仅仅要求以自我声明的方式披露相关的环保信息;第二步,对产品实施严格监管,需要实现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或达到限量标准(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规定的限量要求)的要求,然后通过强制认证(3C认证)才可进入市场。

  目前国内仅要求企业进行“第一步”即自我标注,“第二步”的实施目前暂无时间表,即SJ/T11363-2006标准尚未实施。按照要求我公司现在已经采取了“第一步”,目前正在实施“第二步”的技术准备工作,待有关部门正式实施“第二步”时,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执行。

  由此可见,媒体的报道仅为事实的一部分,容易给消费者产生误导。

  3、本公司微波炉产品一直没有在海外销售,不存在所谓“双重标准”问题。

  4、经本公司与北京市工商局核实,有关本次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结果的报道以新闻发布稿为准,超出其内容的均为不实报道。

  5、本公司将保留对编撰、报道不实消息、故意歪曲事实的媒体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6、本公司微波炉产品销售收入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1%左右,占净利润的7%,本次事件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大的影响。

  7、本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上海证券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为本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刊及媒体,本公司发布的信息以在上述指定报刊及媒体刊登的公告为准。

  三、备查文件

  1、报道传闻的书面材料;

  2、公司董事会的相关说明;

  3、2006年2月28日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布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见国家信息产业部网站www.mii.gov.cn);

  4、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结果新闻发布稿(见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www.baic.gov.cn)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07年11月16日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最新平板电视观察资讯

OFC2025丨长飞以创新科技赋能数字未来

当地时间4月1日,美国光纤通讯博览会及研讨会(OFC)展览盛大开幕,长飞公司以“Connect the World

HDMI 2.1b功能为娱乐系统设立新标杆

如果打算将所有这些影音产品组合成一套家庭娱乐系统,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还有更多好消息。由于HDMI&r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