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面板采购重心偏向台湾
目前液晶电视面板产能大幅提升、价格不断下滑的趋势下,上游关键零组件供货来源的稳定性、低廉的采购成本以及下游坚实的客户基础,成为竞争力的关键,而占整机七成成本的液晶面板更是重中之重。2005年,台湾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约为1170万片,已经占全球液晶面板总出货量的60%以上,原先日韩的优势已经被打破。和日韩企业相比,台湾液晶厂家的优势在于产业链,上游、下游的供应体系已经非常完整,而且由于大量笔记本和显示器代工,本地化的采购量非常大。加上重心偏向国内市场,竞争优势已经逐渐显露出来,开始一步步蚕食日韩企业原有市场。
台湾奇美光电(CMO)液晶面板 |
以前台湾企业由于产品尺寸的不完整,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沿用老的生产线,使得台湾的的液晶面板仅仅在小部分尺寸上可以和日韩面板竞争,这也使得国内的电视生产厂不得不采购外资企业的面板。但近几年以来,台湾企业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新一代的生产线都开始逐步建成投产,除了上面提到的友达7.5代线以外,奇美在生产线建设上也是不遗余力,到目前为止,奇美所有已生产、正在兴建以及预计要投入的生产线,总共包括有3.5代、4代、5代、5.5代、6代、7.5代以及8代线,奇美在产线的规划与布局上,堪称是全球最完整且最齐备的TFT-LCD面板厂之一。产品类型的完善,技术水平的提高,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使得国内面板采购重心开始偏向台湾。
就让我们来看看国内几大彩电生产厂商对目前液晶供求关系的看法。创维集团认为产品品质是最重要指标,选择在各个方面能保障我们需求的供应商。海信集团的看法是,液晶面板采购会逐渐向我国台湾省倾斜,但韩国面板厂在40英寸以上面板的优势则是我国台湾面板厂暂时无法企及的。长虹则是从服务、价格、速度三方面考虑,这点来说,无论是长期合作、供应速度,还是价格水平,台湾面板都稍有优势。海尔采购小尺寸液晶面板以我国企业为主,大尺寸则以韩国为主。康佳则认为台湾企业在内地投资增长使得其吸引力大增。看来,虽然各自的看法和理由不同,不得不承认至少在国内市场上台湾面板已经成了各企业的首选,而日韩面板则主要在40英寸以上的大屏上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