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物美价廉,台湾液晶面板赶超日韩

日韩品牌面临多方压力
来源:IT168 更新日期:2006-08-16 作者:刘天乐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日韩品牌面临多方压力

  在国内一方面是台湾面板的崛起,韩国三星和LG.飞利浦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场一直占有的统治地位已经遇到挑战;另一方面,日韩面板厂商在液晶电视市场,特别是在液晶电视需求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中国市场,更是受到国内彩电企业的多方围剿。同样的情况也在欧洲和北美上演,欧美本土竞争对手的复苏,使得日韩在这些领域中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蚕食。在近期欧洲权威测评机构对液晶电视品质全方位的评比中,拥有上游面板制造资源的日韩品牌输给了非面板制造商的本土品牌。种种不利因素使得日韩企业不得不逐渐放弃40英寸以下的液晶面板市场,将重心向更大尺寸的液晶面板转移。

  在全球大屏幕液晶面板市场,台湾面板制造商正在蚕食日韩的市场份额。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台湾液晶面板制造商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了日韩:市场份额方面,台湾面板为52.2%,韩国面板为37.4%;在面板销售额方面,台湾厂商是57.8亿美元,而韩国和日本厂商则分别为54.2亿美元和12.9亿美元;供货数量方面,台湾面板为2940万片,韩国面板为2410万片,日本面板则只有440万片。无论是销售量、市场份额还是销售额,台湾面板都超过了日韩品牌。台湾液晶面板制造商不仅提供了价格较低的产品,而且加紧向终端品牌的渗透,继中华映管控股厦华后,友达和奇美近日也相继表示,将在大陆打造自己的液晶品牌。

LG飞利浦开发的100英寸的TFT液晶面板

  对友达和奇美来说,恐怕野心不仅仅是要挑战日韩面板的统治地位,而是要超过并且拉大与日韩面板生产商距离。业内人士也认为,在可预期的未来,中国台湾将成为全球液晶面板市场的霸主。对日韩企业来说,还有的唯一可凭借的优势就是他们都拥有自己的终端品牌,不管是三星、LG还是夏普、索尼都是如此。不过以现在的形势看来,面板企业向下游渗透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台湾企业迟早会进入终端市场,借助优势的面板资源将品牌打入全球市场。此举不仅可以及时获得终端市场的反馈,从而调整上游的生产,同时还可以扩大对业内家电企业的辐射,以获得更大的采购量,看来日韩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面对现在这种不利的局面,要想获得竞争优势,日韩企业必须改变它们的方法,应重点放在企业创新、削减低利润产品并转型生产各种附加值高的产品和增值服务上,这点已经从日韩厂商将重点转向40英寸以上大屏得到了印证。TE全球首席运营官认为,上游面板商进军下游,将大大考验厂家的资源整合能力,在液晶电视时代,转型时期市场状况瞬息万变,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和横向联合能力日益重要,与不同企业结盟或展开多层次合作,如进行联合开发或制造等,不仅可大大降低成本,还可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

 标签: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