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商显市场“显著”的价格大战年。尤其是液晶类的产品,价格降幅几乎是空前的,因此也有很多人认为“价格战即将结束”——那么你是否也同意“2018年的价格战已经空前绝后”的观点呢?
一方面,从即有的最大爆款75英寸液晶产品看,2018年降幅几乎是50%。如果让这个产品在2019年再次拿出一半的降幅,当然是绝无可能:因为那样就意味着赔掉底裤了。但是,另一方面,降价是以“大尺寸化”为前提的。而75英寸之后的“更大尺寸”,86英寸并非不存在价格下降的空间——现在两万多元的价格,与其成本之间还是拥有巨大的腾挪空间的。
但是,从更为根本的液晶显示行业“价格移动”根源看,产能的结构化成长才是关键所在。比如,8.6代线和10.5/11代线的加速建设与投产,释放了65英寸、75英寸的巨大产能。10.5代线在65英寸产品上的切割效率高达95%;而此前主要的65英寸产品供给者8.5代线,效率只有65%。这导致,在行业供给整体过剩的背景下,8.5代线更多导入86英寸的切割——8.5代线切割86英寸的效率为74%:重点是,10.5代线切割86英寸的效率比较低。这种世代线切割效率、经济尺寸和整体产能过剩三者之间的“三角互动”,导致大尺寸液晶面板不断面临产能增加、成本降低的格局。
再例如,此前75英寸均由7代线两切提供,生产效率还算不错。但是,10.5/11代线加入之后,其每片玻璃基板6切的效率显然更高。这也会改变75英寸产品的市场成本竞争结构,产生成本变化的新动能。
2019年,8.6代线的产能继续释放、华星光电一条新的10.5/11代线投产,同时更多的OLED线挤占此前6代和8.5代液晶在手机面板上的市场,液晶面板行业必然继续在“供给过剩”、“世代线切割尺寸调整”的大格局下运作,进而导致大尺寸面板的供应会更为充分:行业预期86英寸会成为一个重要新尺寸,且价格会持续下降。
所以,2019年行业价格走势,不能说是“价格战已经绝后”,因为新的大尺寸规格必定需要价格下降扩大市场规模;但是,一些固有产品尺寸线,价格已经压低到极点、没有持续降价的空间,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2018年行业面临“系统性降价”,2019年的价格战则更具“结构性”特征,且很可能在2019年第三季度达到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