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中旬,夏普状告海信,可以说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年度热门大事件之一。
据了解,早在2105年,夏普经营艰难、亏损严重,于是,海信 “解困”夏普北美市场,接手夏普墨西哥工厂,托管夏普北美品牌(2016年1月6日-2021年1月5日)销售。这样,北美夏普,本质就成了“海信”的夏普。这有点类似于当年联想和IBM关于PC业务的交易。
但是,2016年,夏普发生了一次巨变——台系巨头鸿海收购了夏普。而鸿海至少目前不缺钱,但是却缺乏一个“自主品牌”。在鸿海收购夏普之前,依赖其上游产业和代工体系,鸿海已经“十余年”企图建立自己的品牌帝国。
然而,鸿海拿到的夏普却并不完整——欧洲和北美的品牌使用权都已经“卖了出去”。这对于夏普品牌价值而言是致命的问题。夏普终端上的最核心的产品是液晶电视。中国、北美、欧洲是全球三大电视市场。夏普居然只剩下中国市场还在自己手里,鸿海固然不能接受这个局面。
因此,在欧洲,鸿海系通过收购欧洲 UMC 集团,成功拿回夏普在欧洲的品牌授权。同样的策略无法在海信身上使用——海信体量太大,不是能轻易收购过来的。所以,鸿海和夏普选择了所谓的协商解决。
由于协商不成,夏普在自身资金面还比较紧张的背景下,也拿不出多好的价格,夏普因此开启一连串“黑”手段。据媒体报道,夏普先后停止向海信供屏(夏普自称只是涨价而已,同期在屏幕供应上夏普还和三星出现了公开的矛盾)、在美国违背合同向海信渠道串货、向海信单方面发函要求停止履行合同等等。
但是,这些手段并不足以使得海信改变既有策略。或者说小手段改变不了大局面。最终,夏普还是选择了以一场官司来解决夏普和海信之间的问题。
此后,加州北区法院就夏普诉讼海信一案作出正式判决,支持海信提出动议,裁定该案必须提交新加坡仲裁,直至新加坡仲裁中心完成该案才有继续审理可能。而此番夏普在美法院诉讼未获支持,相关专家分析称,海信在此间的成熟应对无疑对中国企业面对国际纷争是一次教科书式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