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谁将丢失“彩电”市场的价值

传统彩电企业正在丢失的价值
来源:普信网 更新日期:2013-06-19 作者:萧萧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传统彩电企业正在丢失的价值

    单纯的以显示技术为核心的彩电产业已经消失。这得益于多方面的行业发展。

    首先,显示技术在单一零件中不断集中。这个单一零件就是平板时代的显示面板。以液晶产品为例,拥有后端模组的显示面板,只需要一根数据线、一根电源线就能显示出生动的彩色画面。如果彩电整机企业采购的是这种产品(国内彩电品牌曾经长期依赖于对这种产品的采购),那么其剩余的工作就只有加装信号接收装置和音响配件,套上外壳和包装了。

    即便彩电企业选择自己完成后段模组,特别是背光源的组装。彩电企业普遍采用的LED光源和控制系统也是半导体产业化的标准器件。同时,彩电企业的后段模组工厂必须将技术规范建立在购买的液晶屏屏体技术标准之上,很难有系统性或者根本性的创新。

    一定意义上,平板彩电时代就是一个屏决定显示性能的时代。而彩电企业,特别是国内彩电企业多数不具有“与屏有关”的系统化技术和产能。即便少数特例的建立了液晶面板生产线的企业,也面临着依赖于对外的技术引进、与世界大厂技术同质化、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挑战,难以形成独特的最终产品层的特色技术。

    第二,彩电信号处理和优化技术日益被集中在少数,甚至单一的“芯片”之中。对于彩电企业,特别是国内市场的彩电品牌,基本不具有半导体产品的制造能力,少数企业能够设计少数型号和种类的芯片产品。整体彩电市场信号处理芯片多数依赖于专业的芯片企业。而这些专职设计芯片的企业,不会单独与任何一家彩电企业捆绑。彩电企业依靠信号优化处理技术形成不同品牌同等产品线之间性能差异的空间非常之小。

    第三,智能时代改变彩电产品核心技术的分布。2010年开始全球彩电行业面临着新一轮创新高潮:这就是智能电视、云电视。

    但是,被称为智能电视的新产品,却不是彩电企业能够全面把握的产品:因为智能电视所需要的CPU、OS,这两个关键的硬件和软件都需要对外采购。国内彩电品牌都没有独立设计全新的智能CPU和OS系统的能力。国际彩电巨头也鲜有具有此种能力的品牌。智能电视最关键部件必须对外依赖,导致了智能电视的同质化,导致彩电市场传统彩电企业创新价值的进一步萎缩。

    但是,智能电视带来的改变还不止这一点。智能电视的软硬件体系来源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就使得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PC等行业的企业进入智能电视领域,在硬件系统、软件方面都显得“得心应手”。而且在系统集成上,这些IT背景的企业还可以依赖彩电代工企业;在智能和云内容上依赖互联网企业(传统彩电品牌也必须在内容上求助于互联网企业);在显示技术上依赖于面板企业。——这是一条完全能够架空传统彩电企业的“硬件”和软件内容产业链。

    单纯的以显示为核心的彩电产业,自从2003年平板电视普及化已来就已经不再存在。传统彩电企业所拥有的显示价值、制造价值、创新价值、产品差异价值都在消失或者淡化。为此,传统彩电企业不得不进行彩电产业价值的“重塑”。

    例如,2013年年初,海信推出了自己的定制智能电视OS、“极简电视”产品,有类似作为的还有传统彩电企业创维。二者通过增强软件部分的自主权,强化在彩电“产品层面”的企业价值。2001年开始海信就着手“信芯”信号处理芯片的研制,占据未来彩电半导体设计领域的话语权和创新空间。2008年开始,并不富裕的TCL下血本建设LCD面板生产线,掌控彩电显示核心的面板资源市场和创新空间。长虹则在更早的时候,实现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自给化。……

    彩电企业的这些努力,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彩电行业面临的显示面板技术、画质技术、计算技术、软件技术等关键技术全部在外的尴尬局面。从各个从业企业的内部看,确实加强了这些传统彩电企业的技术创新自主能力和市场话语权。但是在另一个角度上,这些努力远不足以改变彩电产业已经空心化的事实。

    实际上,对于彩电企业,真正属于其的业务链条目前只剩下两个环节:一是组装——这个环节门槛低、效益低;二是销售和市场服务——这个环节门槛高、效益水平也不低,是新兴的IT彩电军团最匮乏的能力。

   

 标签: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