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三星在面板(无论液晶还是OLED)项目上落后于LG的原因,不是技术、投资、或者产能性的客观因素,而是三星自身的定位和策略的主观因素。
与面板关联最紧密的三星产品线是手机和TV。在前者上,三星虽然超越了苹果,但是还是需要时刻警惕着苹果。这样苹果这个大客户就不断的从三星的视线中移开:半导体芯片的代工是如此,LCD面板也是如此。而此前在三星和索尼的合资LCD面板公司中,还曾经发生过两家争抢面板资源的现象;目前三星独占鳌头的OLED面板也几乎只用于自用——这些事例都使得像苹果这类终端企业,采购三星部品的时候不得不留个心眼。
在TV市场,三星的销量第一已经是毫无悬念。全球市场2012年和2011年,三星自己的TV销量已经快赶上了排在其后的二三名的总和。但是,这种实际的市场竞争优势,很多时候体现的还是一个规模概念。日系彩电企业虽然销量上已经远远不及三星等,但是索尼、松下所留下的那种高端、品质出众的形象却没有消失,而且时刻萦绕在三星的左右。此外,还有一个虽然亏损的厉害,但是液晶技术却绝对过硬的“夏普——液晶之父”摆在三星全面称王的路途之上。
对此,三星必须拿出真正“过硬”的产品,才能从数量之王,上升为消费者心中的品质和技术之王。三星的思路是OLED。
为什么LG愿意采用技术简单、投资更低、成品率更容易提升的白色OLED加上滤光片的技术,而三星却执着于三原色OLED技术呢?主要的原因也就在于,三星要直面的对手不是数量上的、而是质量上的:是夏普液晶之父,索尼彩电之王这种品质和品牌灵魂上的。相比之下,LG的目标首要的还是在进度和数量上超过同伴三星。
而恰恰是三星在技术路线上精益求精的执着正在成为“三星自己的陷阱”。
在平板兴起的初期,CRT时代的全球之王索尼,甚是看不上液晶和等离子的显示效果:在索尼看来,OLED应是最终的技术目标,在此之前“场致发光”技术则是理想的过渡——二者不仅是平板显示技术,也是效果上可以媲美“CRT”的技术。
然而,市场的选择却不仅仅是技术效果这一个因素能左右的。对于最佳效果的执着追求,带来的是索尼子2002年开始,至今依然在延续的史上最长的彩电业务亏损记录,以及在平板时代在核心显示器件上,话语权的完全丧失。因为效果更差,但是成本却占优势的LCD赢得了平板市场的技术路线之争。
而今天,在面板项目,尤其是OLED项目上,三星的做法很像索尼:执着的最求最佳的显示效果,并且优先的将面板资源垄断自用,讲求产业在公司内的垂直整合。这与LG追求面板销售的多元性,追求面板成本、品质和技术演进的风险可控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种策略差异背后,2012年LG在LCD和OLED两个领域超越三星只是简单的开始。如果三星不做出转变,今天的索尼就是三星的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