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产品比较体验,次一级的产品才媲美参数和所谓的科技指标——这是互联网硬件产业的关键特征。这类产品的代表作就是大名鼎鼎的苹果!
细心的消费者可以发现,苹果手机在显示屏幕、CPU、内存等指标上,从来不采用那些刚刚推出的、最高指标的产品和技术。苹果产品在设计中,最注重的是软件功能和软硬件一体化设计。这使得,即便采用同等硬件的产品中,苹果产品的体验感往往好于一些低端的小品牌产品。这体现了苹果产品系统思维、工程思维的产品思想,而不是单纯的硬件对抗的产品策略。
目前,向互联网化转型的彩电产业,也开始更多的采用类似于苹果策略的“产品设计”思维。这是导致,2013年下半年,市场最火的产品却不是那些最新技术创新产品的根本原因。这一变化也说明,彩电产业已经开始习惯于“IT”思维。
自2011年底,有消息表明联想即将推出自己的彩电产品开始,彩电是家电还是IT的争论就成为了一个最热的行业话题。
从产业链上游看,彩电,尤其是智能电视的主要上游产业包括:液晶面板、软件工程、半导体设计和制造、互联网应用内容——这些最关键的彩电上游产业都属于传统的“IT”概念范畴。在下游上,智能电视以OS为基本平台、以软件应用为特征、依赖于通用计算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体验方式,也在已经“PC”化和IT化。但是,在终端产品市场上,传统家电企业依然占据彩电市场的绝大部分销量。产品的市场规律依然钟情于传统的“家电规则”。这就是,彩电行业两头都在“家电”之外,仅剩品牌拥抱传统产业的现实格局。
彩电产业与IT的这种特殊格局结构,一定是一个不稳定的结构。首先想打破这种结构,并从中渔利的是联想,随后又来了小米和乐视。这些企业对彩电产业的渗透,就是看中了彩电产业不得不IT化和互联网化的本质方向和市场机遇。这些新手的挑战也使得传统彩电企业不得不主动开启“互联网”转型的阀门。
彩电企业要拥抱IT、拥抱互联网,就必须熟悉这一新行业的“规矩”。IT行业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根本规律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复杂,但是却也有几个容易把握的亮点。
第一, IT行业是标准化行业。比如,所有CPU产品都会拥有一个规范的软硬件接口,在符合这个接口标准的系统中,这个CPU就能稳定工作,反之则根本安装不上去。彩电产业采用液晶屏、CPU、内容和OS等软件,也符合IT产业标准化的特征。这一特征使得,只要是按一定标准制备的彩电产品,即便是不同品牌的产品,其相关部件也能互换使用;只要是按照既定标准制备的彩电产品,他就应该具有标准约定下的基本性能,而不缺取决于是那个企业制造了整机;按照标准化制备的产品,参数具有基本性能下的可直接比较意义、透明的参数体系能可靠的描述产品的基础性能。
第二, IT行业是一个技术创新不断的行业。典型的,CPU行业有intel的“摩尔定律”、面板行业有“京东方的王氏定律”。IT产业的产品短则6个月,长则两三年一定会出现明确的产品升级和换代。对于这样的行业,单纯追求产品的高指标是没有意义的:除非消费者有能力不断换新的产品。反而是,量入为出的消费理念更为实际。比如,INTEL在CPU产品上分成五六个基本产品线,面向不同等级性能需求的用户,而不是一味的将最好的产品推给客户——甚至美国军方还在为最先进的战斗机采购intel15年前设计的奔腾三代CPU产品。这一规律体现在彩电产业上,就是2013年下半年以来,占据舆论阵地大半篇幅的产品,居然都是些“技术不顶尖”的产品:反而那些正真称得上是“土豪”的技术革新产品,不大受行业待见。
第三, IT行业是一个相对性能过剩产业。IT行业的性能过剩说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最近七八年,随着IT技术“过快”的扩展而产生的。这个相对过剩的含义包括,一些应用领域现有技术足以胜任、一些应用领域还等待更好的技术来满足、IT技术自身进步的空间依然巨大三个层面。在产品上,这一特点则体现为,最新的产品拥有市场,老产品也拥有市场。例如,上面提到的美国军方采购15年前设计的CPU的案例。在软件上,类似的案例则是微软的XP这一古老的系统还在大量应用,而且很多用户不愿更新最新产品——因为,对于这些用户的需求,现有的,或者以前的技术下的产品已经足够用了。这一规律表现在电视产品上,蛀牙体现在“性价比产品”大受关注、最新世代的屏幕产品并不能代替原始产品、最新规格产品应用的前级技术不是最新的(例如,友达4K面板依然大量使用传统多晶硅TFT,而不是崭新的金属氧化物技术)。同时,技术过剩这一特征也体现在一些产品的规格更新的缓慢上:比如在4K已经推出的今日,32寸电视依然大量沿用1366*768的分辨率,不用说4K,就连2K都尚未普及。
以上提到的IT产业的三个亮点规律,已经成为影响彩电产业互联网转型的关键“规律”,也是彩电产业拥抱互联网必须注重的行业规则。
标准化的特征使得彩电产品能够在代工厂大规模的生产,同时不受到代工企业“脱离销售和消费者”的产业断层的影响、不因为代工企业不接触消费使用环节而产生性能和品质的差异。高度标准化的IT特征,是使得彩电产品能实现需求分析与制造分离的关键。高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与相对技术过剩并存,是彩电行业告别“技术控”时代的基础。也是彩电行业从技术竞争到应用体验和生态链竞争转变的“最主要条件”。在这些特色行业规律的影响下,国内彩电市场已经表现出一些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竞争态势,并将由此构筑起崭新的彩电产业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