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滥用的“微博”话语权
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是一个微博营销高手,不过面对可能出台的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京东、苏宁、国美等,这次“都玩大了”!
微博,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便捷的沟通工具,不能因为其更为灵活和便捷,就失去了应有的准确、权威,以及面向公众发言的“责任意识”等基本“美德”,而成为想说什么都可以,觉得不对了就删除,或者简单道歉了事的“轻责任”平台。
此次,刘强东的微博营销过程中的“先发言、再删除”行为,就是微博应用中“轻责任心态”的写照。作为公司CEO、公众人物、企业形象大使的刘东强、以及苏宁易购、国美等的发言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官方微博的发言等于直接的“通知书”,等于面向消费者和公众的“承诺”和“契约”。
你说了要价格低10%,如何保障?你说了要三年零毛利,如何保障?你说了要大降价,你真的降了吗?
如果这些承诺的东西做不到,那就是在愚弄读者、愚弄那些真实关心你的人、愚弄你的“上帝”们!——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事情啊。就是由于人们对于微博、或者网络发言、留言的太多随意性,缺乏的“社会契约精神”,现在的京东、苏宁、国美必须面临监管部门的调查、甚至处罚。
“有的电商承诺低价出售商品,但在网店上却标明无货,而实际的调查结果显示商家仓库实际有存货”(新京报报道),这类低级的事情都可以做的出来。现在已经无法判断是此轮网络微博口水战是太过随意”,或者是发言者一时的“义愤填膺”;还是压根没有 “有过深刻的微博发言的责任意识”。
固然,微博时代、网络时代大大加强了公众舆论话语权,同时也赋予了企业更多的灵活的低成本营销空间。消费者是真实的欢迎这种技术进步带了的便捷性。但是如果仅仅就因为是虚拟世界的发言、就因为微博发言不过百字,就认为可以随意随性,那就必然最终损害这种本身强大的营销工具的“权威价值”。
至少,此轮所谓的电商价格战,使得消费者看到,微博有时候就是一个“笑话”,如果当真很可能会大大的失望。如果这种“笑话”出在不知名网友身上,还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出在拥有数百亿消费额,数千万用户的大型企业身上,其真实反映出的就不应该是“发言人个人的问题”,而应该是一个企业甚至一个社会的“责任感”、良知和道德底线的问题。
微博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成就一次漂亮的营销。但是如果像此次价格战这样,那么无疑这柄利剑只会损伤艰难建立起的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心、信任,并在次让消费者购买东西的时候不得不“小心谨慎、小心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