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品牌彩电业:“创新力”边缘化的危机

显示创新的“缺芯”瓶颈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2-09-17 作者:萧萧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显示创新的“缺芯”瓶颈

    在功能型创新遭遇了“智能电视技术”,这个包罗万象的功能集大成者之后,彩电企业必须向“传统”的显示创新回归。彩电创新回归“显示”这个彩电的传统本质已经成为2012年的一个特色潮流。

    在彩电显示创新上,“3D”技术依然是主角。虽然3D电视早已登上平板彩电的舞台,但是3D产品的普及率却迟迟达不到50%,可谓市场“空白”依然巨大。同时,得益于今年伦敦奥运会的3D实况转播,3D电视产品的市场拓展更为有利。

    依托于3D电视的时间或者偏振复用技术,2012年秋季还诞生了一种崭新的“双通道”电视技术。这种技术的产品允许不同的消费者在同一台彩电上,同时全屏幕观看两个完全不同的频道画面。不过实现这种应用消费者需要配备必要的“眼镜”。双通道电视机技术主要是建立在3D电视,以及目前高速普及的智能电视强大的媒体信号处理能力之上。虽然这种新产品的市场价值有待证实,但是作为今年秋季新品的一大亮点,还是引起了一定的市场关注。

    2012年彩电企业热衷在显示这个彩电的传统本质上进行创新的例子,还体现在超大尺寸电视(例如,84英寸、70英寸)产品的更大量出现;裸眼3D电视(例如东芝的55寸产品)的上市;4K超高分辨率彩电产品的出现;以及LG等企业在国外上市的“OLED”新型显示技术产品的出现上。不过,这些产品往往具有“型号少”、“价格高(几万甚至十几万人民币的售价)”、市场需求低,或者市场需求尚不明确、技术未完全成熟等特点,很难成为彩电产业创新市场的“主流和主体”。

    在显示创新型彩电产品市场上,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趋势:那就是,这些显示创新产品的“消费者接受”程度低。即便是进入市场更早的3D电视,目前的普及程度也低于后来者“智能电视”。结合3D内容的匮乏,3D电视的实际利用度,更是不及智能和网络电视产品。而已4K、OLED、双通道为代表的其他创新产品,多数还仅仅处于市场“实验”阶段。短期内不具有担当起市场增长主体大任的能力。

    但是,对于彩电企业,其在“显示创新”型产品上的最大忧心,还不是市场表现方面的多重尴尬,而是彩电企业在显示创新上的“缺芯”。

    在平板市场,无论液晶还是OLED,面板都是决定产品显示特色和性能的关键。面板更是占据彩电整机成本的7成以上。但是国内彩电产业大多数彩电企业却没有自己的面板技术和制造能力。面板长期依赖对外采购。这就使得,看似是彩电创新的大尺寸、裸眼3D、双通道、4K和OLED电视的出现,并不依赖于彩电企业,而是依赖于上游面板企业和面板技术的创新。

品牌彩电业:“创新力”边缘化的危机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平板显示时代,显示性能方面的创新已经于彩电企业关系不大。在这方面,彩电企业做的就是搬运工和销售员的角色。能不能再显示性能上有所创新,不由彩电企业决定,而是由上游的面板企业决定。

 标签: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最新平板电视观察资讯

OFC2025丨长飞以创新科技赋能数字未来

当地时间4月1日,美国光纤通讯博览会及研讨会(OFC)展览盛大开幕,长飞公司以“Connect the World

HDMI 2.1b功能为娱乐系统设立新标杆

如果打算将所有这些影音产品组合成一套家庭娱乐系统,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还有更多好消息。由于HDMI&r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