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感受消费者!一味追求画质,不如三星轻薄胜出
长年只专注技术,不与同业交流的夏普,到了客户面前,拿不出象样的未来产品规划(roadmap),定价策略全由总部内的“价格委员会”制定,过去因为专攻高阶市场,所以不须理会他人的定价策略,在此时成为败笔,让夏普常出现背离行情的报价。
2009年时,32英寸面板沦为各家杀价重点,但当杀到140美元,台、韩厂全数放弃时,夏普竟然砍出125美元、令整个业界傻眼的超低价,这没创出销量,库存还是很高。刚接棒社长的奥田隆司坦言,“虽然我们有生产高端产品的技术,但我们从没能很好的理解市场。”
甚至,在金融海啸中,消费者的消费习性改变,夏普在高阶显示的价值变得“多余”。以“四原色”为例,一般电视制造厂以红、黄、绿三原色调色,但夏普执意增加黄色,让可显示色彩数从10亿色又跳升1000倍,到1万亿色,但这么精细的色差,大部分已超出肉眼所能辨别的范围。“投资规模很大,但消费者感受到的差异却很小,售价又高出许多,”夏普美国研究所前部长中田行彦说。
因为工厂盖得早,又要求高,夏普十代厂每根柱子、每个细部都得防震,且因为早期投资的设备贵,整个厂区造价高达1万亿日元,而南京目前筹划中的十代厂,盖厂成本只要界工厂的一半。
我们当然可以论述,若今日没有金融海啸带来的消费习惯改变,夏普原本极端领先的技术策略或许能奏效,这也是郭台铭在今日,仍决心入主夏普的原因。但夏普这次大跌跤,确实已令所有人思考,走在技术最顶尖是不是最好的策略?当消费者根本感受不到差异时,你是为了谁而战?
是为了“技术地位”而战?是为了“更低廉的成本”?还是真的为了消费者心中“最适切”的需求而战?
2006年之后取代夏普在内的日商,登顶液晶电视龙头的三星,就“感受”到了消费者。以LED电视一役为例。夏普比三星更早开发出LED技术,但是三星认为,消费者其实对于画面质量的感受度已差不多,可能还更埋单电视变薄,能挂在墙上的好处。于是,三星大胆使用,成本较低,LED晶粒用量只要夏普直下式技术约6成的侧光式技术,把画面亮度质量“打折”,并把产品做更薄。最后的结果是,三星迅速让LED电视吃下全球68%的市场,它也顺势成为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