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彩电不仅是IT产品,而且是离家电原来越远的IT产品。
智能电视的出现,使得跨界成为了彩电行业的最大特点:品牌在跨界、技术在跨界、渠道在跨界,甚至产品都在跨界——手机和TV在打招呼、平板和彩电在亲密合作、PC与电视共享内容、上网和聊天成了彩电的日常工作……
这种变化的发生带给彩电业界的不仅仅是创新的喜悦,更有竞争环境转换所造成的“苦恼”。随着智能彩电市场的拓展、产品的普及,厂商和产业的思维方式也必须随着彩电技术、产品的升级而升级。以往简单的画质加低成本的思路必须被打破。内容服务开发、消费者价值转移的适应、跨界竞争的压力、多元化消费价值观的挑战都需要彩电市场的从业者在思维和思想上不断创新才能适应。
例如,2011年5月6日于深圳成立的,是由TCL、长虹、海信三家发起的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简称“中智盟”),就是这种“思维转化”的产物。中智盟将围绕智能终端产业链相关技术和服务,开展联合研发、推广应用、产业标准化、产业链建设等工作,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这一组织的成立代表着彩电企业在彩电产品“互通”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封闭性技术产品思路,向IT化的开放性技术产品思路转变的标志。
一定意义上,智能彩电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服务载体和终端平台,他不仅是一个品牌的一个产品,更是不同品牌和服务之间相互合作共赢的桥梁。甚至这种桥梁纽带作用会在直接的竞争者之间成为重要的企业关系组成成分。
智能彩电的开放性本质决定了以往“一个品牌、一个技术、一个产品、几个功能点”的市场方式已经彻底过时。那些功能型彩电时代产生的思想和策略必须在智能时代彻底抛弃。积极向IT化转型、应用好“智能电视开放性”这个特点,而不是固步自封、自以为是、作茧自缚,才能在智能时代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