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本土企业抱团能换集体盈利 智能电视现状分析

各大彩电厂商布局智能电视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2-12-28 作者:听泉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各大彩电厂商布局智能电视

    由于屏、芯片等彩电核心部件掌握在国外巨头手里,中国彩电业长期处于被动追赶地位,难以掌握行业话语权,但智能云电视的崛起让中国彩电业看到了突围的希望,面对智能化的浪潮,各彩电企业纷纷出招,亮剑智能市场。

    从去年下半年起,TCL、海尔、创维、海信等中国彩电巨头纷纷聚焦智能云电视,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电视产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智能云电视已成为彩电发展主流趋势。

    新品智能电视频发

    今年,我国本土彩电厂商也毫不松懈,推出了不少性价比高的智能电视产品。国内方面,长虹先发制人,在今年2月16日发布了30多款Ciri语音智能电视新品,“内置Ciri语音智能交互”是长虹智能产品群2012新品最大亮点,也是行业首创;紧接着,康佳电视于3月18日推出了搭载安桌4.0系统的康佳智能云电视新品。随后在9月又展出了“双通道同步云电视8100系列”新品,除了搭载Android4.0平台、智能体验与云功能之外,新增了双通道、画中画和画外画等功能,在平板电视中可谓是首创。

    此外,海信于4月12日推出了三大系列智能电视新品,均搭载有安卓4.0智能平台与语音识别交互系统,随后又在9月18日发布了全球首个针对智能电视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统--海安,版本号1.2 (“海安1号”),并推出了基于该操作系统的四大系列智能电视;TCL也于近日在北京宣布其旗下3D智能云电视全线搭载全球顶级的双核CPU、双核GPU和全球领先Android4.0+系统,率先实现全线产品软硬件双升级,带领全球彩电业进入双核时代。

    相比国内彩电企业,外资品牌在智能时代的表现未免相形见绌。索尼在4月发布了四个系列11款智能电视产品;三星则仅有旗舰级LED ES8000系列智能电视比较突出;LG则以无边硬屏Cinema不闪式3D电视LM8600系列抢占视野。不可否认,日韩企业在硬件技术上有优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硬件的升级上。现如今已进入了智能时代,日本企业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发展和盲目的自信已经偏离的市场的方向,其糟糕的用户体验也终将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布局智能电视平台

    在智能电视领域中,不仅有传统家电企业,现在又加入了IT企业,这对传统的电视厂商来说这是一种新的挑战。因为IT企业在智能平台上的优势给彩电厂商带来潜在威胁,如今的各大电视厂商纷纷布局智能平台。据悉,大多数电视厂商在智能电视的平台上选择了开放性和兼容性更强的Android系统,目前90%的Android电视均采用ARM架构,新上市的Android4.0电视新品同样是基于ARM架构开发。

    值得关注的是,Android系统出炉之后,一直存在着系统版本过多的问题。Android4.0平台推出之后,尽管初期定位于手机,但由于其内在的一些特性,这一系统已经成为手机、平板电视升级的目标。

    目前,智能电视尚无完整统一的平台。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由于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是为智能手机开发,将它嫁接到电视上,在三屏融合、运行速度、UI界面、多任务处理上存在不少的缺憾。但Android4.0的出现则缓解了这一难题,因为安卓4.0系统可以兼容大小屏幕,未来可以推出越来越多的基于大屏幕开发的游戏和应用,适合电视大屏幕显示。

    在操控体验方面,Android4.0电视不但可以进行语音识别,还能直接用语音来操控电视和互动评价;可以识别人脸和手势动作,实现体感开关机、识别图片和视频、玩游戏等等;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中流行的重力感应功能,也可以用到智能电视的游戏中,大屏幕带来的视觉震撼绝对是不一样的。

    现在,手机、平板电脑都在向4.0版本靠拢。智能电视选择最高版本的Android4.0平台为标杆,将形成电视、平板电脑、手机“三屏融合”的统一标准,实现智能互动。基于Android4.0的大屏幕智能电视,将成为智能联结、操控和显示中心。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从整体上讲,目前智能电视的联网功能和应用还有所欠缺。当然,厂家升级Android4.0平台以及软件升级,预计电视软件开发有望迎来新的契机。

 标签: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