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京京东方和深圳华星光电的8.5代线近来传出相继投产的消息时,回顾中国FPD产业的创业艰难百战多的情况历历在目;当京东方合肥6代线点亮中国首批电视屏,中国彩电工业的5 年“缺屏之痛”终于曙光初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核心元器件领域的未来之梦第一次梦想成真。
尽管中国液晶平板显示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尽管中国在这一产业已经出现领跑的竞争性企业,但是,国内的质疑声仍然一浪高过一浪:作为液晶平板显示产业中的后进者,中国能够发展起来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吗?
这种质疑来自“史无前例”。自从全球半导体革命发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从未在半导体核心元器件领域出现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也从未在这一领域有过如此大规模集中投资。从未干成功过,从未花过这么多钱,从未见识过,怎么不让国人揪着心,捏把汗?!更何况,京东方已经干了8 年,盈盈亏亏如同月亮阴晴圆缺,始终让人看不到一个清晰的未来!
那么,中国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究竟会成为一轮东升的太阳,还是沦为一轮水中的月亮?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除了质疑、嘲笑、轻蔑之外,我们为何不去探究这一技术半个世纪的生成脉络,去研究这一产业30 的生长规律,去观察那些为之奋斗12 年的中国产业人的艰苦卓绝!
12年未卜的产业之梦
中国人的“液晶梦”缘起于1998 年,试图梦想成真努力了12 年。
中国发展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第一次努力是吉林彩晶项目。该项目由吉林电子集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和其他几家公司联合投资举办。1998 年9 月,这个项目从日本DTI 引进了一条第1 代TFT-LCD 生产线,并于1999 年10 月在长春建成试产。但项目建成后,一直没能克服良品率不高的瓶颈,导致这个项目没有真正量产。
2002 年4 月,上海广电集团与日本NEC 签订液晶项目合作意向书,投资近100 亿元从NEC 引进一条5 代线。其中,上广电占75%的股份,NEC 占25%,由合资公司向NEC 购买相关的生产专利和技术,并支付技术使用费。2004 年10 月8 日,中国第一条5 代TFT-LCD 生产线在上广电投产。
2003 年1 月,北京市的电子企业京东方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国现代电子的液晶业务,包括2.5 代、3 代和3.5 代三条生产线。2003 年9 月又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一条5 代线,于2005 年5 月实现量产。
中国第三条5 代TFT-LCD 生产线,由江苏昆山的龙腾光电于2006 年6 月建成投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是龙腾光电的大股东之一,占51% 的股份;台湾宝成集团也是大股东。龙腾光电在技术和管理上依靠由台湾工程师组成的团队。
截止到2008 年,中国进入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主要企业是上广电、昆山龙腾和京东方,它们各拥有一条5 代线。但中国的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却时运不济,在襁褓期就赶上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衰退和产业低谷。
2009 年春天,上广电因资不抵债而被托管重组,而它的5 代TFT-LCD 生产线是主要的亏损源,2008 年亏损高达18 亿元,所以在重组过程中被出售给了中航技集团。京东方和龙腾光电在2008 年也遭受了亏损。
此时,尽管中国彩电工业迫切需求大批量液晶屏,但由于中国企业所拥有的5 代线的产品并不适用于电视机,所以中国彩电液晶屏仍然全部依靠进口。
如果在2008 年的时点上,瞭望中国发展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前景,多数人只能是悲观。但是一转年,到了2009 年,京东方出乎各方意料地开始大举扩张,连续上马6 代线和8.5 代线,由此触发了一场“中国液晶热”。更意外的是,国外主要液晶面板企业一夜之间改变对中国技术封锁的态度,纷纷要在华建设高世代线。
由此,中国能否发展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困惑和争论,变成了一个具体而现实问题:京东方之举是疯狂吗?中国企业在这一产业真能成功吗?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京东方在北京建成的5 代线稍晚于上广电的5 代线,但其通过收购韩国企业而进入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时间比上广电更早,并且进入这个领域的决定早在1998 年就独立作出。这一史实被许多研究者忽略了,但它却是决定未来的一个关键!
这个史实提醒我们,京东方的与众不同之处:第一,京东方在中国政府和产业界“觉醒”之前,就决定进入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第二,京东方是这一产业中惟一掌握主要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第三,京东方是目前这一产业中惟一具有自主技术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工艺能力和建设生产线能力)的中国企业。
因此,理清京东方的成长脉搏与发展脉络,就会理解中国发展液晶平板显示产业的希望与障碍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