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产业虽可为,细节致胜
虽然现在来看互联网电视,存在着很多的不完善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电视正在逐步接近我们的生活,而且这个趋势难以逆转,所能变化的是,究竟有多少用户真正愿意在买了这个产品后,再度为其中的服务而再次消费。
在这其中,或许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1) 电视:从看到玩的体验升级
互联网电视这个词语中,互联网是渠道,平台,思路,是引发产业革新的关键。而电视,则承担着从看到玩的两方面含义。
在看电视阶段,电视指的是内容。
互联网电视用户需要满足的是电视内容的丰富性和及时性。参考和比照的是互联网,因此,在这一环节,必须要在内容建设上下大功夫,形成和原有的数字电视的差异化优势,从而推动用户从数字电视向互联网电视的升级。以内容优势建立互联网电视用户的规模,为产业质变打下基础。
在玩电视阶段,电视指的是屏。
随着互联网电视产业的深入和技术的演进,产业很多环节将逐步向云端上升,电视机仅仅是一个欣赏效果最佳的展示屏。承载着除视频外的更多业务,是如今智能电视的演进方向。
如今产业发展从互联网电视向智能电视演进的变化,其实就是从看到玩阶段的初级转变。只是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注意:
智能电视和智能手机虽然有类似,但不代表业务的共通,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手机应用商店模式的成功,不代表在电视一定能成功。如何解决业务开发者的利益问题?
要充分考虑手机屏和电视屏的差异,以此来引导业务开发。
智能电视能否规模普及的关键在于遥控使用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将不是现有遥控器的红外控制,而是以手机、数码相框等联网设备控制。做好这两屏间的关联,其价值不亚于支付宝推动整个电子商务的蜕变.
2)用户需求差异性角度
互联网电视和IPTV在发展条件上有较大的类比性,都是基于宽带的电视业务用户,但细究起来,IPTV和互联网电视的用户群其实有较大的差异性。
IPTV的用户首先是宽带用户,其次才是电视用户。
互联网电视的用户则首先是电视用户,其次才是宽带用户。
因此IPTV的发展关键是用户的二次营销,而互联网电视则面临着把用户从电视机用户转化为电视用户的工作。只是前者有运营商的大力推动,后者则更多依靠厂家的宣传以及用户的自发觉醒。两者的难度和效果是不同的。
目前国内的很多电视机消费者,他们追求的是电视机的多功能,但不代表一定会用这些功能,从而形成较大的沉默用户。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即使有了电视机还不一定存在足够的网络功能。
两种用户不同的需求差异,会导致用户评判服务的标准要求不一样。互联网电视用户对于电视服务要求更苛刻,而随之带来的售后服务要求也更广泛。
3)从用户消费心理学角度
现有的IPTV业务和宽带的捆绑策略使得IPTV成为宽带的一个增值业务,在很大程度上不增加用户的额外支出,所以用户对IPTV业务功能的期望值会较低,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得到满足感。因此相比普通电视,IPTV依靠时移、回看、点播功能就能得到用户的很大认可。即使存在节目质量较差或卡的情况,也不会形成用户的大规模退机。
互联网电视机作为电子消费品,是用户的一次性大额支出,从而对其的期望值会更高,尤其是真冲着这些功能去买的消费者,会更关注细节和使用体验,如果在使用中出现信号差,图像不清晰或者内容更新慢等情况,用户就会认为你的服务不到位,从而会扩大不足感,导致投诉率的增加。
因此在考虑产业用户规模的基础上,我们还得从多角度,尤其是用户消费心理和所能提供的服务质量之间去衡量。
产品和产业最大的不同是一次性销售和长期性服务,而服务的最大支出不是在于销售环节,而是在于未来的售后环节,因此,研究用户,就是研究产业的未来。
结语:
自从有了互联网,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和想象无穷,正如与互联网接轨的互联网电视产业,便是在痛并快乐中不断的成长。观其发展,2009年很痛苦,2010年很纠结,2011年则更是带有在多元探索下的不确定。固然,在中国,摸着石头过河已经是任何新产业的常态,但必须要有过河的方向,否则只是原地打转。因此2011年,对于互联网电视的从业者来说,如何把好自己的舵,定好自己的位,便显得格外重要和关键。
2011,互联网电视,定位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