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刚好是唯冠财务危机爆发的一年,整个唯冠公司的策略是海外收缩。当时唯冠在海外差不多有20个工厂和办事处。
“当时麦(世宏)律师跟我说,有个公司要买我们的IPAD的商标,我问是哪个公司注册的这个商标,对方说,是台北唯冠注册的,当时我就去问台北唯冠,说这个商标是否想继续持有,当时台北唯冠是要收缩的。”杨荣山说,对方出价是2万英镑,当时同事来问他,被他骂了出去,说连注册费都不止这个费用。
杨荣山称,后来IP公司写了个邮件,大意是认为2万是个合适的价格,如果唯冠要求更多,IP公司会用法律手段,撤销唯冠的IPAD商标。当时,唯冠商标在英国已经连续多年未使用。
唯冠2003年去阻击苹果注册iPod商标的时候,花费了很多钱,杨荣山说,唯冠害怕再闹这样的事情,就签约了。
但深圳唯冠代理律师马东晓表示,杨荣山自称知道卖掉了台湾唯冠持有的IPAD商标(除中国外全球其他国家),但不知道卖掉了深圳唯冠注册的IPAD中国商标。而且杨荣山没有看到转让的合同,也没有签字。另外,现在麦世宏“好像已经找不到了”。麦世宏交易时用的名片,写的是深圳法博智权专利商标法律事务所总经理。
2012年2月22日,苹果中国公关部黄昱娜女士表示,苹果目前能公开回应的就是之前的声明和律师函。在此两天前,金杜律师事务所首次以苹果代理身份向唯冠创始人杨荣山发送律师函,苹果称“深圳唯冠对商标转让毫不知情”等言论失实,深圳唯冠全程参与了IPAD中国商标转让。
艰难的缠斗
2010年1月27日,苹果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向市场推出iPad平板电脑之后,IP公司多次要求麦世宏完成深圳唯冠注册的IPAD商标的转让程序,即商标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转移程序,但至今未果。
从深圳唯冠律师团那里获得的信息显示,2010年2月,IP公司和苹果签订权利转让协议,苹果公司以10英镑获得IP公司买来的IPAD商标。
2010年4月3日,iPad产品开始在美国向公众销售。苹果公司在2010年9月16日在中国销售iPad。这半年的时间差,是苹果留给中国市场的谈判时间。
作为唯冠公司重组工作协调人和深圳唯冠请来的IPAD商标争议公关负责人,和君创业总裁李肃透露,2010年,8家银行查封深圳唯冠公司之后,苹果还派律师与8家银行协调有偿转让商标。当时苹果的律师,挨个去找了8家银行谈判,甚至出现过1000万美元的开价,而且当时苹果要求在谈判期间不能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