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的罢市风波,最初起因源自于太平洋数码广场的“霸权政策”,如今事件收尾依然是在太平洋的“霸权政策”驱动之下。
3月份的上海IT卖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整体人气降到了最低谷。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卖场与仅20户商户之间关于商铺续约收取额外费用的矛盾一触即发。4月30日,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事件再次升级进入法律层面。6月30日,时至租约的最后期限,在法律仍难解决双方矛盾的情况下,太平洋数码广场强制“清铺”,部分商户无奈采取“罢市”行为来应对。
卖场收租“潜规则”
可以说,自“太平洋罢市”事件拉开帷幕以来,太平洋数码广场方的强势态度直接决定了整个事件的走向,也影响到了最后的商家大规模集体“罢市”。而撇开“罢市”事件结果不谈,卖场对于商户施行的租金上的“潜规则”,实为真正值得关注的焦点。
在商户集体抵制太平洋的第二次会议上,发起者华清电子总经理李峥峥曾经向记者出示过太平洋往年续约后的一些发票复印件,其中被商家称为不合理费用的广告费用的发票同样包含在其中。而商家认为这部分广告费之所以不合理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点:
第一,与租金不同开据此部分费用发票的公司台头并不是太平洋物业而是太平洋电脑网站;第二,名义上是网络广告费用,但实际上商家付款后并不能在网站上看到广告,太平洋同样也不会将所谓已经成型的广告反馈给交费的商家,并且体验不到实际效果;第三,此部分广告费用强制与租金所捆绑,不付广告费用就无法继续续约。
其实,卖场收取广告费,帮助商家推广是许多卖场物业市场活动的一种手段。广告费与租金单就分开来看的并不属于不合理费用。然而将两者捆绑并强制向商家收取的行为,从本质上改变了这部分费用的性质,也可以看做太平洋对商家收租上所实行“潜规则”。
商家坦言“零售不好做”
6月30日,“罢市”当天记者在太平洋数码广场一期发现,部分商铺在卖场保安的“监督”下,已经开始打包、清理铺位撤出卖场。而对于太平洋收租上的“潜规则”,无论是在场商家或者是撤场商家普遍表现的态度是无奈。
商户被迫撤场
“广告费付不出,被强迫撤场了。现在租金加上广告费用一年确实不便宜,其实大家都一样压力很大,只是规模小点的公司感到的压力更大,对这部分费用的也越敏感。”看着对面的商家撤场,在场子里搞了多年存储卡批发的老王感叹道。虽然不在强制撤场的商家名单之中,但是老王对于明年如期缴付场子的租金以及广告费更多的还是感到力不从心。“真到了哪天我也交不出场地费用,那也就这样撤了吧。”
“撤场了,费用(租金以及广告费)太高,又没什么生意,要买键盘的话以后到对面的实业大厦来找我。”一家正在撤场的键鼠经销商告诉记者,由于今年以来卖场人流量一直不高,销售比较差,对于零售业务公司也不抱太大的期望,就撤场而言并无太大遗憾。
根据记者走访了解到,普遍撤场商家几乎表示,在完全撤出太平洋之后并不会再有进入其他卖场的打算,而针对这部分的零售业务未来也会完全放弃,转而借由线上电子商务来弥补以及专注服务一些老客户和搞批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