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视讯产业的未来发展,孙总也有很多独特的看法,服务化只是其中之一。
对于国内视讯行业发展的瓶颈,孙总认为最主要的是“观念和体制”问题。最主要的是,你给老百姓系统之前必须先让他知道这个能用来做什么。孙总指出全球的3G网络,除了日韩其它都是亏损的,核心原因就是这个网络到底能做什么还不清楚。运营商和老百姓都不清楚。如果观念得不到突破,用户认可度不能提升,视讯行业就很难发展壮大。
对于国内通信网络的高速发展孙总认为从长远计肯定是好事情。尤其是对于视讯行业。以后宽带网绝大多数的带宽要跑的都将是视频内容。网络宽带越发达,多媒体的应用形式和内容就会越丰富。国内网络一直不存在“干路”的瓶颈,这方面中国政府的眼光非常长远,网络建设也一直是领先的。
瓶颈在于接入部分,最后一百米,在于怎么上“高速公路”。这一部分网络的投资也是最大的。国内一直没有深入开发这一块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没有成熟的应用:投资了担心没有回报。3G技术的核心还是解决这最后一百米的接入问题。
对于华平在3G以及未来高速宽带接入市场方面的技术储备,孙总表现出很大的自信。孙总指出在今年6月16日北京汉华国际饭店召开的2009(第8届)中国国际多媒体视讯高峰论坛暨产品展示会上,华平是唯一一家进行了终端3G视频应用系统演示的企业。在会场现场,3G网络的实际带宽在300到400K,这样的带宽下,华平实现了720p高清视频会议功能在电脑和手机之间的流畅互通。
孙总指出,华平的技术实力体现在低带宽占用下的高性能视频应用。其中,低带宽占用一直是华平研发的出发点。其一是,现有的国内介入市场一两兆的ADSL还占主体,这一局面短期不会根本改变;另一方面哪怕以后带宽能够提升到很高,用户也不希望一个视频会议占据太多的资源,这里面还有一个客户的“链路成本”的问题。
现在华平的技术可以保障最低300-400K带宽的高清接入,500-600K实现非常好的效果。这样的技术不仅能够满足现有3G网络下的应用,即便是以后的光线接入、4G网络上也将是很有意义的技术。
孙总认为3G带给视讯产业的变化最多的并不体现在“技术”上,更多的将属于商业模式的变革。例如,现在一个系统会有厂商、电信运营商、集成商和用户至少四方参与。但是以后集成商、销售商将会逐渐淡出。因为以后系统利润进一步降低,集成商的效益下降,自然就不愿意在做了。
3G下最可能的商业模式是厂商ODM设备给运营商,比出售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而运营商将视讯服务出售或者租赁给客户使用,客户将只和运营商打交道。3G下的业务,运营商参与的比重会大大增加,并成为整个产业的核心,厂商退居幕后主要依靠“服务”运营商生存。客户会的服务就像现在手机或者电信的任何一项业务一样是开放透明的。
在3G下崭新的业务模式和客户需求,也会带来视讯产业标准的变化。孙总认为有现在的情况来看H.323标准体系即将被逐渐淘汰。短期内他将作为大型专门会议室标准还继续存在,但是手机、上网本这样的终端肯定不会采用这个标准。长期来看SIP在未来必将一统天下。SIP也是华平最主要的技术方向之一。孙总指出,以3G为核心的应用更多的机遇通用互联网,H.323本身的复杂性、困难的操作性、互通性足矣导致它的淘汰。而相比SIP则更简洁明了,并适应于未来应用多样化和链路层发展趋势的需要。
谈话的最后,孙总总结表示,3G将是视讯行业历史上迎来的最大的市场转折之一。未来更多样的多媒体应用,将是视讯行业告别视频会议这个简单的应用模式,而成为一个更大众化、更普通的,内容也更丰富的应用服务。未来视讯应用将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