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视讯厂家谈3G时代,专访华平市场部副总监孙名晗

技术和观念的博弈,视讯产业急需矫枉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9-07-20 作者:pjtime资讯组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技术和观念的博弈,视讯产业急需矫枉

    孙总认为,华平的成功路线可以看成是对国内市场的了解与对客户需求的尽量满足相结合的产物。华平产品的技术基础肯定离不开国际标准,但是华平不是标准下的企业,而是标准上的企业:因为对于华平来讲最高端的标准是客户需求。

    谈国内视讯行业对客户需求的把握时,孙总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颇有微词。孙总直言不讳的支出今天“国内视频通信产业是一个畸形的产业”。这种畸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客户并没有把握住自己的需求,上系统“求大、求新、求全”。虽然很多的系统,像华平的中国人寿的视频会议系统能做到一天几个会议的使用频度,但是也有一些投资数百万上千万的系统每周开不了两次会:浪费很严重。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也很不负责。虽然这些企业主要的目标是盈利——这对一个商业企业来讲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些企业还是存在着去纵容、鼓励客户上更大的系统、更高级的系统的行为。这种行为虽然对企业暂时盈利有力,但是从长期来看损害的是视讯产品的“真实的存在价值”。

    孙总指出,目前国内众多项目争先上高清系统就是这种产业畸形的表现。孙总为我们讲了一个真实客户的例子。那个客户指出,上高清系统他不明白到底高清和标清比较能有多大的价值优势,“难道就是为了看的更清楚些,把领导的寒毛都看清楚吗”?谈到这里,孙总半开玩笑的说,“如果遇上一个长的不够潇洒的领导,人家还不愿意让你看的那么清楚呢!”

    针对这种产业现状,孙总呼吁“视频通信产业应该多为用户需求考虑”。对于华平就时刻将用户需求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义。例如其承建的中国人寿的项目,就充分利用了华平独有的“标清高清融合”技术,实现了按需配置资源和系统的客户需要。不仅满足了客户对系统性能的真实需求,同时也为客户节约了更多的不必要支出。

    华平技术路线软硬结合跑赢市场

    在技术路线上,华平一直把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多的服务作为企业的研发宗旨。孙总指出同一个系统、相似的投入产出就会不同,系统利用效率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在产品上华平并不强调自己是软件企业还是硬件企业。孙总指出,如果给一个概念那么基于DSP芯片的可以称为硬件产品,基于windows X86架构的则是软件产品,但是事实上软件也要跑在硬件之上,硬件上面必须有软件在跑才有具体的功能——二者只是架构不同,没有真实的软硬件的物理区别。

    对于业内普遍认为的软件性能不行的观点孙总也不同意。孙总指出,如果软件采用的PC平台使用最好的处理器、最好的架构,其整体处理能力绝不能说比DSP差,“你能说四核的酷睿处理器处理计算能力不行吗”?孙总认为,软件如果有缺点,那么也主要是稳定性的实现上。毕竟采用通用开放平台的结构,面对的环境更复杂,因此实现同样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比DSP架构复杂困难一些。

    孙总认为,业界现有的软硬之争毫无意义。华平的做法是采用X86和DSP的融合解决方案:取二者之长、避免二者之短。软硬之争的本质其实是二者的“互补性”。软件部分对于实现一些功能、特别是定制功能具有更好的开发灵活性,能够很好的满足客户在应用层的需求。而在系统的核心上采用硬件DSP产品则易于获得极高的稳定性。

    华平这种独特的软硬相兼容的解决方案架构模式完全是针对市场用户的需求来设计的。这种方案能够达成功能、成本两个方面的良好和谐,保障客户的利益和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华平的这种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适应国内通信网络复杂的链路结构。例如核心网的大负荷猝发、跨运营商、多种混合接入方式、用户防火墙的影响等等。华平的会议系统可以无缝的适应各种复杂的链路和已有网络应用,尤其是在防火墙上不需要任何特别的设置,更不需要一些系统实现防火墙穿透所需要的“人为漏洞”。

    在谈到软件技术的应用时,孙总着重指出,“国内认为软件就是便宜”的看法是不对的。例如思科没有微软更值钱,谷歌是纯软件的,却做得那么大,这都说明软件比硬件值钱。在IT领域软件往往意味着“功能和应用”,硬件只是一个平台。这样软件其实就是“服务”,而视频通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服务化”。

   

 标签:
本文导航
  • 第2页:技术和观念的博弈,视讯产业急需矫枉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最新视频会议人物访谈

与视界,共新程丨对话巴可领导人

在4月17日至19日举行的北京InfocommChina展会上,巴可公司以“与视界,共新程”为主题,展示了沉浸式体

李志民:迎接与适应信息社会教育形态

互联网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影响着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发展,催生出新的行业和产业

推荐视频会议厂商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